「這樣一來,咱們這款車的訂單已經有萬輛了,可是我們這條線的產量一年才只有一萬輛。」張朝武聲音裡帶著遺憾。

「張經理!我給你兩天假,你回松陽把顧得龍罵個狗血淋頭。」

張朝武驚呆了,讓他回去罵顧得龍?

這玩笑開大了。

「這一切都怨他,就這一萬輛的總裝線他還嫌多呢,他說這款車一年五千輛都賣不出去,要不是他中間窮攪和,怎麼可能上一條1萬產量的總線上?我們威來造車這些年說句不好聽的,還沒上過一萬輛產能的生產線,最低也是兩萬輛起步,電摩更是十萬輛起步,張經理!你現在就回去罵他,我派專車送你回去。」

當然這只是一個玩笑而已。

「江總!這怎麼辦呀?現在的訂單就夠我們生產到明年這個時候了,如果是再來訂單不就傻眼了嗎?」

「傻眼不了,崧威公司裡不是還有三個空閒車間嗎,上裝配線,讓配套公司開足馬力生產零不見不就完了。」

「可是裝配線在哪兒?」

「裝配線還是有滴,我問一下。」江宇用手機打通了模具廠的電話,詢問微面裝配線的事情。

「李廠長!微面的裝配線你們做出幾套了?」

李星是現在模具廠的代廠長,原來的廠長身體出了原因在渤海住了兩個月醫院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來。

「江總!你一下要我們做四套微面的生產線,我們現在就做成了一條,還有一條才做了三分之一...」

「做成一條了?挺好!馬上拉到崧威公司來進行安裝,先裝一條是一條。」

江宇讓模具廠做了四條半自動的微面生產線,全部是五萬輛年產量的單線,這四條線如果全部投入使用,就是二十萬輛的產能,就算不夠市場需求也對付一氣了。

江宇的電話收起也就半個小時,模具廠的吊車就先來了,來了兩輛,一輛五噸吊一輛十噸吊。

隨後模具廠的卡車就一輛接一輛地進來了好幾輛,車上裝著裝配線大大小小的部件。

這些部件要組裝完成達到生產的水平,也不是十天八天能做到的,最快也要一個月的時間,弄不好就得兩個多月。

李星知道江總在崧威,也跟著來了,嬉皮笑臉地湊到江宇身邊。

「李廠長!這條裝配線什麼時候能裝好?」

「江總!這個東西可不是三天兩天能裝好的,最低也得一個月,除錯還得十天半月的,要想生產怎麼也得七月中旬。」

「來得及!讓你的人手腳利索點,別老磨洋工。」

「江總你放心!我天天來看著,他們敢磨洋工。」

「扯淡!你天天在這裡看著,模具廠其他的生產不幹了?」

其實我就是說說而已,你這個老總怎麼還當真了呢?

模具廠要生產的生產線非常的多。

今年還要給行臺和鄭輕廠生產風雲和雷鳴的生產線。

最主要的還有兩條新世紀的裝配線要完成,是必須完成,而且十月份之前還要投產利用。

李星自然不可能老在崧威這裡。

江宇當然也不會老待在這裡,他接到了一個爆炸性的訊息。

渤海電子把浸潤式光刻機給鼓搗出來了,一下子就把華國的晶片製程提高到了193奈米。

要知道當時的華國最高晶片製程還停留在五百奈米階段。

而且它們還有可能打破晶片製程的瓶頸,突破193奈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