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窩堡村往外轉移產業並不犯愁沒有接手的。

畢竟這些產業還是有很豐厚利潤的。

一年一兩千萬的利潤對威來來說有些瘦,但對其他鄉鎮來說卻是大肥肉。

正好市裡召開全市鄉鎮級別的會議,在會議上孫明理隨口這麼一說,那些不甘寂寞的鄉鎮領導就爭開了。

這回孫明理也頭疼了,他沒想到有五個鄉鎮爭這個專案。

待會議結束後,他一個電話打到江宇這裡。

「看你弄的好事兒,我今天在全市鄉鎮工作總結會議上把你要轉移產業的事情說了一下,好傢伙!有五個鄉鎮來搶你這個專案,你告訴我該怎麼解決?」

江宇無語了:「孫叔!這種事情你不應該來問我,你這弄到我身上算怎麼回事兒?這是你們市委應該解決的問題吧。」

「你小子就能給我們出難題,這事兒你必須給我出出主意。」

「這有啥難的,哪個鄉最窮就給哪個鄉不就完了。」

「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高丘,塔山,橫河,雲華,花園五個鄉鎮,你給我選出最窮的鄉。」

江宇傻眼,這五個鄉鎮就像孿生兄弟一樣,誰也別說誰。

這五個鄉鎮兩個在東河市東北,兩個在東河市西北,還有一個在正北。

全是東河最貧困的鄉鎮。

這還真是個頭疼的玩意兒。

「小江!要不你給這五個鄉一個鄉安排個創業專案怎麼樣?」

「孫叔!我怎麼感覺你又是在繞我,你該不會又想打讓我在北部山區投資的事情吧?」

「作為東河最大的民營企業,你有責任幫幫那些落後的鄉鎮。」

「孫叔!我想您理解錯了,這些鄉鎮外表看著確實很窮,但是這些鄉鎮的農民手裡並不窮,在我們這裡打工的可都是這些農民。」

「你說說你們鳳窩堡這些企業一共有多少人打工。」

「現在在鳳窩堡包括工業區打工的員工已經超過三萬人了。」

「三萬人確實不少,但你知道咱們市有多少人口嗎?」

「八十多萬。」

「對!確切的數字是八十七萬零三千五百多人,去掉五十歲以上,十五歲以下,咱們市還有人口近五十萬。」

這是一個早起蓬勃的年齡結構。

「可是你這裡才三萬人,是不是比例就小了?」

「孫叔!你不能這麼算,這些人口裡最少有一半兒是城鎮人口,剩下的人口也就二十幾萬,二十幾萬人有三萬多在鳳窩堡打工掙錢,這個比例可不低,這些人每人每年掙回家的錢都是一萬元左右,你對比一下全國,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九五年工人月薪在五百元就是效益好的企業了,大多數企業員工的工資基本都在三百元左右。

「那你有沒有想過剩下的人,他們也想掙錢。」

「孫叔!你這想法有些不對呀,人都出來掙錢了,那地不荒了嗎?東河的土地若都撂荒了,你們這帽子還能戴住嗎?」

「繞來繞去,反倒被你小子教訓了,不過我還是希望你能在北部山區做點什麼。」

「這個我會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