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長貴又問了很多關於威來農用三輪車的問題。

江宇很耐心地做了回答。

「如果我們接手這個專案,還可不可以繼續用威來這個商標?」

「只要你們能符合我們的要求,可以繼續使用。」

「什麼要求?」

「當然是產品質量上的問題,農民買輛車不容易,所以在車的質量上一點也不能馬虎,再就是售後服務上,就算不能做到盡善盡美,也起碼要滿足客戶的需求,只要滿足這兩個要求,你們可以繼續使用未來商標,如果一條達不到我們就會收回商標的使用權。」

「售價上呢?」

「售價上我們沒有要求,你們可以跟著市場的行情走。」

「這個專案我們準備接下,不過回去也要和鄉里其他幹部商議一下。」

於長貴認為這個專案他們接回去,只要能把產品做出來,利用威來原來的渠道,直接就可以獲利,一年下來就能把投資收回來。

白痴才不接。

江宇只是笑了笑,也沒表達什麼。

孫明理那邊也說開會研究研究,到今天也沒研究出個結果。

這馬上就中午了,江宇留於長貴和梁洪濤在飯店吃了午飯。

對於紅島鄉轉移農用三輪車專案,江宇也沒抱太大的希望,市裡都沒影了,一個鄉能有多大能量?

江宇把鳳窩堡村所有的企業又過濾了一遍。

有些盈利弱的專案該轉移趁早剝離。

鳳窩堡村裡的企業,無縫鋼管和有縫鋼管廠已經合併在一起,它們的效益還是剛剛的,無須轉行。

電器廠除了生產家用插排插座這些傳統產品外,從去年開始就為威來車輛生產車用電器,自然也是不會轉移的。

節能燈廠同樣如此,在生產自己的傳統產品的同時,也為威來車輛生產各種燈具。

而且車用燈具的生產比例年年攀升,現在已經和家用燈具比例持平了。

它也不可能轉移。

那麼村裡企業要轉移的只有箱包廠了。

箱包這東西生產門檻很低,進入這一行的企業非常的多,卷的非常厲害。

雖然前兩年做拎包讓它風光了兩年,但這兩年效益又回到以前一年一兩千萬利潤的時代。

其實一個企業一年盈利一兩千萬也算是不錯的企業了。

但是擱到鳳窩堡村企業裡也就是墊底的存在了。

江宇決定把箱包專案轉移出去,箱包廠轉行生產威來鞋或者運動服裝。

威來的運動休閒服裝和鞋一年有十幾億二十多億的利潤,產能還很緊張,與其讓箱包廠在這裡耗著,不如做服裝和鞋賺取更大的利潤。

箱包廠屬於村裡,就算給威來服裝代工了。

其實江宇是想把箱包打造成驢牌那樣的高階產品。

一個印著驢的包能包好幾萬,有這麼好騙的傻子不騙不傷天害理嗎!

可惜眼下的國內環境要打造這樣的高階品牌太難。

不過他也沒準備全部轉移,拉桿箱書包揹包這一類是肯定要轉移的。

拎包和挎包還是要保留一些高階產品,主要是出口了。

這個必須是要保留的,將來那麼多傻子不能都讓老外騙了。

老外印著驢都能賣出去,將來一定要做一款印著狗的包推到市場裡,而且還要狠狠地定個高價,看看傻子們到底傻實惠沒有。

於長貴這貨來早了,他再晚來一天是不是把這個轉移給他,箱包這東西比三輪車的轉讓價可低多了,連技術帶裝置有個三四千萬就能買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