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瀟要設足手機應用系統,這個想法有可取之處。

“吳總!我到現在都沒有配行動電話,我就等著用你們生產或者是我自己生產的行動電話呢,希望在有系統後,你們能儘快的拿出實機。”

“只要系統確定了,我們很快就能生產出樣機。”

手機的事情就談到這裡來。

“吳總!你們那光刻機現在研究什麼樣了?”

“江總!我們按照你的提示,用水做傳播煤質做試驗,現在已經做了上萬次的實驗了,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辦理成功還有些距離,預計怎麼也再得個三四年。”

如果三四年真的能做成功,那還比上一世提前了很多年。

“你們不用著急,咱們這方面基礎弱,一步一步來,著急也沒用。”

行動電話這個東西用不了多久就該大面積的出現了。

有電話自然就得有電池。

手機電池也會進入一個飛速發展的過程,不知道趙青山研發的手機電池進展到哪一步了。

這個專案也是佈局好幾年了,也該有結果了。

趙青山的工作是非常繁忙,電池電機兩手抓。

他到鳳窩堡村已經很多年了,多年經營下來他的手下已經有了一批精兵強將。

這是一支總人數在二百人左右的隊伍。

幾十年後一個大型企業有上萬名的研發人員,趙青山這點人與之相比根本不夠看。

但趙青山對他手下的這些人已經當滿意了。

這些人被他分成了兩個研究所。

一部分在東河蓄電池廠研究所研究各種電池。

另一部分在東山電機研究所研究各種電機。

他則兩頭兼顧,統籌管理。

自從去年研發成功五千瓦的車用電機後,電機研發部門再接再厲,去年底又研發成功了一萬瓦的車用電機。

今年電機研究所的目標是兩萬瓦乃至三萬瓦的車用電機。

在充足的研發資金支援下,已經取得了基礎的研究成果,要實現這些目標也不是多難的事情。

江總的目標是將來威來電機要能打造出超過百萬瓦功率的車用電機。

電池部門自然是專門研究各種電池的了,除主要研究各種蓄電池外,他們也研究江宇交待下來的手機電池。

這可是一座還未開發的金礦。

比亞迪當年不就是靠做這個起家的嗎。

功能機時代,手機用的電池最初是鎳鎘電池,然後是鎳氫電池。

這兩種電池對比來說各有優點。

鎳鎘電池原材料低廉容易配置,成本低。

缺點是鎳鎘電池有記憶效應,如果電池放電不充分,下次就別指望它能釋放出全部的電量。

比如一塊鎳鎘電池在釋放到百分之九十的時候開始充電,充電後,它也只能釋放百分之九十的電量。

鎘具有劇毒,對人傷害非常大,對環境汙染嚴重。….而鎳氫電池則沒有記憶效應,電池電量比鎳鎘電池高一點五到兩倍,且無汙染。

在使用期限上,同樣條件下,鎳氫電池比鎳鎘電池高。

鎳氫電池唯一比鎳鎘電池差的地方只是溫度適應性上。

除此之外全方位的碾壓鎳鎘電池。

因此,江宇讓趙青山直接研究的就是鎳氫電池,越過了鎳鎘電池這一步。

將來不管渤海還是威來製造手機的時候,從一開始就會使用鎳氫電池。

江宇來到東河蓄電池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