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原來它們是造車的(第1/2頁)
章節報錯
人才市場用江宇的解釋就是人才過剩才會出現的一種現象。
哪怕幾年前,那些從大學校門走出的天之驕子,根本就不會為自己未來的工作發愁。
有的是國營企業要,他們還要挑挑撿撿。
但什麼時候開始,大學生也不香了呢?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大學應屆畢業生不香了,那些出身名校的人依然還是香餑餑,但是那些普通大學的畢業生似乎從去年開始,突然發現他們別說挑挑撿撿了,就是用人的國企似乎都消失了許多。
沒有了那麼多的用人單位,他們的就業問題也就變得艱難,人才市場也就這麼應運而生。
不過最初的人才市場是為那些下崗工人準備的。
九十年代開始,下崗工業也隨著誕生,這個隊伍還有越來越大的趨勢。
為了穩定社會,增加下崗工人就業的機會,各地政府就成立了人才市場,為這些下崗工人謀一條出路。
以前這裡基本沒有大學生什麼事兒,但是從去年開始,人才市場裡開始出現大學生畢業生。
去年進入渤海人才市場的大學生只有幾十人,且多以文科生為主。
但是今年這個隊伍擴大化了,不再有文科生,而且還有理科生,且人數也上升了十倍左右,達到了幾百人。
當然,這些畢業生並不都是渤海院校畢業的,遼省其他城市的大學,甚至還有吉黑兩省城市的大學生。
畢竟渤海在東北人的心目裡,地位還是非常高的。
梁只燕就是這眾多應屆畢業生中的一員。
她畢業於松陽理工學院。
畢業後她才發現,想找個好一點工作似乎有些困難了。
那些國企似乎都陷入了一種難堪的境地,本身好像都在減員,哪裡還有心思招收新的人員。
原來國企雲集的松陽市,竟然沒有幾個單位招工的,就是有少數單位招工,不是人家眼光高看不上他們這些學院的,就是那單位實在是難以入眼。
在松陽耽誤了幾天看實在沒有合適的地方,就和男朋友李東到渤海來闖闖運氣。
她男朋友李東當初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報的是電子專業,這個專業找工作似乎更加難找。
國內和電子有關的企業,解散的解散下馬的下馬,已經沒有什麼單位還在維持。
倒是聽說渤海電子還存在,他們的希望就寄託在渤海電子身上。
不想渤海和松陽的環境也都差不多,國營企業招工的也是寥寥。
“之燕!實在不行咱們去私企看看怎麼樣?”
“去私企?我贏的現在都不保險了,私企能行嗎?”
“起碼先有個工作,先幹著!騎驢找馬唄!”
兩個人在渤海人才市場的大廳裡一邊走一邊商量,當他們說這話的時候,恰巧就來到威來公司的招聘處。
威來公司的招聘處位置還算不錯,佔的地方也不小,負責招聘的人也是俊男靚女,但可惜成績寥寥。….他們已經來了三天了,到目前為止,還一個人沒有招到。
雖然問詢的人不少,但是有加盟意願的人幾乎沒有。
招聘的四個人都有些洩氣了,互相之前大眼瞪小眼。
“張梅!你說咱們企業這麼好,為什麼這些大學生不願意來呢?”一個姑娘問另一個姑娘。
“我怎麼知道?你問問劉波,他一天到晚看書,知道的應該能多一些,沒看到他鼻樑上戴的眼鏡嗎?想知識淵博的樣子。”
“屁!他戴的是養目鏡,和知識淵博一點兒關係沒有。”
叫劉波的不愛聽了:“養目鏡就不代表有知識了?這是誰規定的。”
“哎呀!你竟然還敢犟嘴?那你說說這些大學生為什麼不願意到咱們企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