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三座寶藏(第2/2頁)
章節報錯
還自己研製出了箱式客貨車,組裝過達西亞皮卡。
到八十年代末,114廠有八個車間,九條生產線,有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整車採用gq2保護焊接,部件實現了胎模化。
但是進入九十年代後,114廠突然就像斷電了一樣,處於癱瘓局面。
長征汽車則主要是生產重型汽車,它是行臺三個汽車廠裡,規模最大的。
有職工三四千人之多。(本章未完!
第八百一十九章 三座寶藏
它們生產重型汽車部件的時間是五十年代末期。
七十年代初來到行臺,先後生產長征系列重型汽車。
84年,與東歐國家捷克斯洛伐克開展合作,生產太拖拉汽車。
到九二年,已經能達到生產汽車底盤兒1000輛的能力。
但和114廠一樣,也是在這個還會突然就斷電了,直到十年後重組。
這三個汽車廠裡,最輝煌的要算紅星汽車廠了。
論規模,它在行臺三個整車廠裡,比長征長小,比114廠大,屬於集中的位置,有員工兩千多人。
紅星汽車廠可算是根紅苗正,60年代改裝生產旅行車。
七十年代初期來到行臺後,先期以二類,三類或四類汽車底盤,改裝旅行車,運水車運,油車,灑水車等。
八零年,紅星汽車廠進行了技術改造,新建了衝壓,裝焊,油漆,總裝等車間,綜合生產能力達到了年產汽車一千五百輛,開始有改裝汽車為主,轉為汽車製造為主。
八六年又投資1000萬元,改建尤其裝焊總裝車間,實現年產五千輛汽車的生產能力。
它最輝煌的時期是八七年以豐田的萊特艾克斯型車為樣本,生產出的HX6400旅行車。
當年豐田到華國的第一個汽車製造合作企業,就是紅星。
當時,這款車也是一車難求,如同後世4s店的加價提車都未必能提到的情景。
按理說紅星應該發揚光大才對!
但是,也是到了九二年,紅星汽車和長征汽車以及114一樣,銷聲匿跡了。
直到12年後,紅星汽車被人收購。
也就是說從去年開始,行臺的汽車行業突然就不行了,這期間到底發生了啥?
這個江宇也不清楚,哪怕他是重生者也白搭。
除了這三個整車廠以外,行臺還有很多和汽車相關的企業,車架廠、輪胎廠、水箱廠、車用錄音機廠等等。
江宇的眼前突然也就出現了無數的寶藏。
“對了!你們行臺的汽車製造也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怎麼好像一進入九十年代就抽檔了?難道是流年不利?”
陸勝勇的臉像苦瓜一樣:“具體是什麼情況,我也不是很清楚,反正從上到下很多原因綜合在一起,就導致瞭如今的局面。”
“你說這三個企業會出售嗎?”
“這個不好說,但是承包應該沒問題。”
承包?承包這個事情也是挺麻煩的,如果產權理不清,到時候做出成績人家把你踢了,你告狀都找不到地方。
讓***海派人過來和這三個車企的主管部門研究研究。
第八百一十九章 三座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