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

響起一片歡樂的笑聲。

“那可不一定,別看你老婆長的醜點,說不定活兒好呢,也招人!”

這回連江宇都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

“說歸說笑歸笑,我覺得這款車完全沒有必要上自卸,這車買回去就是當個交通工具,上集市買個東西,串門走親戚用的,誰會拿它去裝磚頭瓦礫?呂二叔您這是瞎建議。”

“江宇!這車能上牌嗎?”有人終於問出了一個實質性的問題。

能直呼江宇其名的,都是黃嶺村的長輩。

“當然能上牌了,不能上牌我造它幹啥,它和三輪車用一樣的牌照。”

小黃牌實施是零七年的事情,現在自然沒有。

現在的農用車用的牌照和拖拉機是一樣的,綠底黑字。

東河屬於渤海,牌照是遼零二打頭。

遼省是這樣的,其它省是什麼樣的江宇不是很清楚。

上一世修車也沒修過外省的低速貨車。

“哎呀!有牌照怕是要有駕駛證了,我還沒證呢!”有人自然聯想到了票的問題。

“這馬上就三月一號了,駕駛員培訓班就要開始了,去學一個不就完了,才兩千多塊錢。”

“不是怕考不上嗎,否則早考了。”

在這些傢伙還在品評階段的時候,張山波和李慶顯已經爬上了一輛被車廠員工點火聽響的風菱上。

一腳油門下去就把車開走了。

“江宇!那這車要賣多少錢?”楊萬的瞎建議沒被黃嶺村人接受,就蹭到江宇身邊問道。

“你看這車值多少錢?”

“肯定比三輪子和你那微型車貴,我估摸得過萬。”

“得過好幾個萬,這才是正八經的車,它的零售價三萬多,單出廠就兩萬八。”

“握草!真的挺貴的,本村人買有優惠不?”

“只能優惠兩千。”

“這就行了!”

張山波和李慶顯這兩個貨也不知道去哪裡轉了,二十多分鐘才轉回來。

車還沒停穩,黃嶺村的人就圍了上來。

“波子!開著怎麼樣?”

張山波從車上下來,拍拍駕駛室:“駕駛感覺非常好,駕駛室靜音做的不錯,非常的安靜,發動機的聲音很小;方向盤做了防滑處理,握著非常舒服,再也不用擔心手滑了,座椅可以上下前後的調節,我認為是最好的設計了,對了!還可以放錄音帶聽音樂。”

“淨扯沒用滴,我們問車的效能。”

年輕人的觀點就是不一樣,他先奔著享受去了。

“效能麻如果按照額定的裝載,馬力是完全夠用了,我們一直開到紅島,中間的上坡下坡基本感受不到發動機吃力,檔位推拉非常順滑,底盤調校的也非常沉穩。”

張山波給出了最中肯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