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重大貢獻的個人小組會得到幾十萬的獎金獎勵。

“那這些科研專案需要的資金呢?”

“如果和企業有直接關係的科研專案,自己做好預算,評估委員會如果認為可行,就會批准上報,公司基本都會撥款。對於和公司專案沒有直接關係的,如果具有商業價值,公司也會支援。”

每年江宇這方面的科研經費批出去的都是幾百萬量級。

這也是他提出一個專案,公司會很快就試驗成功,投入量產的原因。

江宇只陪著兩個客人參觀了農機廠三輪車廠,沒有去參觀其他的企業。

他還不清楚對方具體是從哪個企業來的,來的具體目的是幹什麼。

自然不會把家底都讓對方看到。

參觀完畢,再次回到辦公室。

“兩位師傅這回可以說說你們來自什麼單位,要幹什麼吧?”

“江總!你的企業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其實不是一個人,也不是兩個人,是很多人,我們中間有做機械的做化工的,做電子的,坦白說我們是一群失敗者,在各自的單位不受重用,甚至還受排擠,你是幹企業自然也應該知道這種現象。”

江宇點頭表示贊同:“我的企業裡也有這種現象,不過不嚴重,意見向左弄得臉紅脖子粗的事情,在企業裡並不少見。但在我們這裡的企業,工作上的意見不同,僅僅只限於工作中。生活裡的矛盾也僅僅只限於生活裡,在工作上除非我不知道,知道了我是不會允許這種矛盾互相摻和的,在工作中,你們可以不是朋友,但必須是隊友,因此我們這裡的企業你和我有矛盾了,你有多大的才華,我就是不用那種現象,基本沒有。”

國企裡有了矛盾,或者是出於妒忌,排擠你打擊你的現象確實存在。

江宇辦企業之初就對這種事情深惡痛絕。

他可不會像某些公司領導學古代的帝王之術,搞什麼平衡。

雖然這種平衡會獲得短暫的平靜,但卻是代價巨大的內耗。

古代諸多王朝就是被這種內耗給耗死了。

所以,在他的企業內他是不允許這種情況出現的。

在企業規模小,他能涉及到的範圍內,這種事情發生的很少。

但將來企業做大了,他涉及不到,這種現象還是會發生的。

就像現在,他就不知道行臺的鞋廠和農機廠有沒有這種事情發生。

“二位師傅!你們這個群體有多少人?”

“二三十個吧,工程師級別的有八人,剩下的全是高階技術員,全都是往屆的大學生畢業。”

“那你們想必不是一個企業的,你們是怎麼湊到一起的?”

“這個事兒說來話長了,說起來都是眼淚,不說了。”

“那你們現在都是什麼工作狀態?”

“全部停薪留職了,我們本來打算自己創業,已經研究了很久了,後來發現我們都是搞技術的,根本就不是成立公司做生意的料。”

一群純技術人員要開公司,這想想就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你們如果有想法,就都到我們這裡來吧,我會給你們盡情飛翔的空間。”

“這個我們還要回去和其他人商議一下,畢竟撇家舍業的跑到你們的地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你們可以把家都帶過來,我給你們解決住房的問題。”

遭了,那八棟蓋好的樓都分出去了,早知道留一棟樓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