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嶽經過縝密的考慮,以及迫切的需求後,終於準備租船了。

江宇派人到東河港進行具體接洽的時候,才發現東河港最小的雜貨船也是一千二百噸,再沒有小的了。

“啊!你不是說有500噸級的船嗎?”

“那是散貨船,我們這散裝船不是新船,很老式的那種,好像是六七十年代的產品,封閉肯定不好,用它運車如果被海水浸蝕就得不償失了。”

海水的侵蝕能力江宇就無須解釋了。

“船運費怎麼算?”

“船的運費計算非常的複雜,我也算不清楚,什麼重量噸尺碼噸的非常的迷糊,咱們知道結果就行了,就拿你要運的車來說,從東河到天津港,如果船滿載的話,你一輛微型車的運輸成本大概是六七十塊錢,一輛電動車的運輸成本是微型車的一半兒。”

船的運費計算可比車的運費計算複雜不少,江宇也迷糊。

雖然計算比較複雜,但和陸運相比也是真的便宜,這個是真的比卡車運輸便宜了不少。

卡車從東河運到京城,就是用專用車運輸拉的多,一輛微型車的成本也在百元以上,電動車則在七八十元之間。

而普通車輛拉的少,運費合的更貴。

而且車才能運多少?一輛改裝的運輸車拉電動車也不過拉三十輛,而一艘船裝個幾百輛全無壓力。

“一輛電動車帶包裝一百六十斤,一萬輛才八百噸,這一艘船能裝一萬好幾千輛呀!”夏嶽在電話裡發出驚呼。

“我說你想啥呢?就算船的承載沒問題,但是空間呢?它的空間也是有限的。”

“啊對了!忘了這個了,那一艘船能裝多少輛車?”

“我們算計過了,電動車能裝一千三百輛,或者微型車能裝五百輛,一次運費五萬。”

夏嶽那邊沉默了半天,他在算五萬塊錢運費能幹多少活兒。

一算下來感覺非常合算。

最起碼這一船貨夠他賣好些天,不過天天進貨了。

京城離天津二百幾十裡,用車倒貨也快捷不少。

“那你給我發八百輛電動車和一百輛微型車過來,這樣能裝下吧?”

“應該能吧!”

“那就這麼定了,貨款我馬上打給你,運費錢我這邊結。”

夏嶽這次動真格的了,一次性進貨近三百萬。

江宇馬上把夏嶽的訂單轉交到了電動車廠和微型車廠。

兩個廠立刻開足馬力給夏嶽生產。

另一邊銷售部在家駐守的人馬上到東河港僱船,生產出的產品就開始上船,一邊生產一邊上船。

電動車這邊開始滿載生產,產能一下就從每天七十輛上升到了二百多輛,四天的時間這些產品就裝船啟運了。

如果在全國各地有幾十個夏嶽這樣的經銷商,這不就發財了嗎!

高河和孟平從東河出發已經一個半月了。

他們在家裡根據地圖描出了一些港口城市:LYG、蘇州、寧波、溫州、廈門、深圳。

他們的計劃是在每一個港口附近找一個經銷商或者一個市場。

然後他們就按照計劃出發。

第一站LYG比較好解決,離LYG最近的市場是臨邑,臨邑人黃仁德和威來市場有業務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