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劉淑香的提議,楊建勇考慮了一分鐘。

“這事兒不太好辦呀,若是隻把你父母和沒成家的弟弟妹妹弄來,還好辦點,把你大弟和兩個成家的妹妹都弄來,不好辦!現在鳳窩堡村的戶口卡的可是非常嚴的,許出不許進。”

“那怎麼辦?”

“等我和江總說說吧!若是江總肯幫忙肯定沒問題,但若是能搬遷過來也得有地方住呀,可往哪兒住?

你不是過來一家,而是要過來四家,這就需要四棟房子。

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房子問題。

也是他們運氣好,八八年秋開始一直到九一年,正是農民大蓋房時期。

這段時間,正是人口爆炸最巔峰的時期,到了談婚論嫁年齡的農村人口占據了巨大的比例。

不管有錢沒錢,擴大房屋面積的需求呈幾何式增長。

一個村子裡蓋新房的人家所佔比例能達到十分之一。

就拿鳳窩堡村來說,八八年申請蓋房子的家庭有五十多戶,其中黃嶺村就佔據了二十多戶。

因為有錢呀!

比如張山波,馬國光,李慶顯這波人,都到了娶媳婦的年齡,他們下面還有兄弟,他們的家庭不蓋新房根本就不行。

當然也有舊房子太破舊,跟不上形勢需求的人家,反正黃嶺村村家家戶戶都有錢。

雖然江宇讓他們悶聲發大財,但是蓋個新房總不過分吧。

原本把東溝最南頭的江宇家南面,那道陡坎外就批了兩家房場。

他家後面和楊建勇家後面也都批了房場。

甚至江宇家對面小溪對岸也要批房場。

有些人家是翻新,但還是有幾戶人家要換個地方,這樣黃嶺村就倒出了有五六戶舊房子。

楊建勇就把劉淑香家要到鳳窩堡村來落戶的事情,向江宇反映了一下。

江宇想了一下。

“楊工!劉淑香家要到鳳窩堡村來落戶這事兒不太好辦,尤其落在黃嶺村更麻煩,落在別的村可不可以?”

“也行!落那個隊都行!”

“這事兒等我和村裡說說。”

這個事情他不好直接做主,畢竟他不是村委會里的幹部,他不能越權。

村幹部還是要討論一下的,不管是認真討論,還是做模做樣討論,反正是要討論的。

如果沒有分紅這件事情存在,來幾戶人家落戶也不是什麼難事兒。

反正鳳窩堡村現在需要青壯年勞動力。

但是有分紅這個事情出現後,要到鳳窩堡村來落戶就困難了。

誰也不會歡迎多一個分錢的,人有時就是如此的自私。

尤其要落戶黃嶺村那更是困難,說不定引起的反彈更大。

所以,江宇讓他們落戶到別的隊。

唯一利好的訊息,是現在鳳窩堡村人還沒注意這件事情,所以趁著還沒人注意這件事兒,落幾戶問題不大。

若是被村民們注意了,再要落戶就麻煩了。

江宇把這個訊息第一時間就告知了李金友。

李金友對於落戶請求也是有些為難,立刻和大隊其他幹部商量了一番,最後還是放行了,但是告訴江宇下不為例。

鳳窩堡村這邊同意落戶,劉淑香父母也就馬上離開,回家去做準備。

臨走的時候,楊建勇給了兩千塊錢的彩禮錢。

在彩禮還是六百八百的八八年,兩千塊錢已經是獨一檔了。

劉淑香父母回家後,第一時間就把兒子女兒召集到一起,研究搬家到尖山鄉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