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個月的研究,鳳窩堡村要求設集市的申請終於批下來了。

江宇和李金友就開始選地方。

這個時候就看出人的私心了,李金友就想把集市設在黃嶺村,這遭到了江宇的反對。

“李叔!咱們黃嶺村在鳳窩堡村的最西北角,你把集市射到這裡,這不是鬧嗎!你讓後小、東瓜川,劉家窪這幾個隊的人怎麼想?”

“那你說這個集市放在哪裡?”

“當然還是放在河溪隊了,河溪村是鳳窩堡村的中心隊,放在那裡誰也挑不出毛病來。”

李金友表示同意,鳳窩堡集市就決定放在河溪村。

最後確定就放在南邊大道的兩側。

南邊大道往南有一個小山坡,平時也沒種什麼,面積大概有一千多平。

坡下有個水塘,把這個水塘填死的話,還能多出幾百平的面積。

“用推土機把這個水塘填死,就放這裡吧!”

鳳窩堡村現在有大大小小企業十多個,打工人員超過六千人,其中外來人口超過一半兒。

這超過一半兒的外來人口中又有一半兒人在鳳窩堡各村租房住。

必須要有一個解決這些人吃穿的渠道,鳳窩堡村集市就這麼誕生了。

集市的日子定在陰曆四九日,逢四逢九就是鳳窩堡村集市開集的日子。

定下了集市的日子,就四處張貼開集廣告。

你開個集市自然要有小商販來賣貨,沒有商販來你這個集市不是白開了嗎?

今年到年底不收稅。

八月一號,陰曆十九,鳳窩堡村集市正式開集。

李金友主持了一個簡單的開集儀式,放了兩掛鞭炮。

第一個鳳窩堡集市來擺攤賣貨的商販還真不多,兩個賣海貨的,一個賣肉的,一個賣布的,一個賣服裝的,一個賣襪子頭卡子鬆緊帶小百貨的。

剩下的就是附近農戶家賣雞蛋鴨蛋,和自家產蔬菜的。

來賣貨的人不多,但是來買東西的人可不少。

鳳窩堡村的企業基本都是三班倒,就是有一班人在上班,還有兩班人處於閒著的狀態,集市高峰的時候,一千多平面積的集市裡,竟然也形成了人山人海的景象。

那些攤主一個個忙的手忙腳亂。

東西賣的最快的,是那些出售雞蛋鴨蛋的家庭婦女,她們每人帶來的幾十個雞蛋鴨蛋,眨眼間就被人家掃光了。

在鳳窩堡打工的群體,每人每月工資平均在二百五六十元。

這個工資水平放在全國也屬於頂尖水平。

就以首都工人的平均工資做為衡量標準,八八年京城工人的年平均工資是兩千元,八九年他們的平均工資也不過兩千三百一十元。

因此,雖然八八年的物價像騰雲駕霧,但在鳳窩堡村,這裡的企業員工消費點集市上的產品易如反掌。

集市到了九點多鐘就散了。

不是沒人買了,是沒人賣了。

那些賣東西的商販帶來的商品,基本都被這個小小的集市給消費了。

沒東西賣了,這個集市自然也就散了。

鳳窩堡集市的消費水平這麼高,下一個集市到這裡來的商販肯定會成倍增加。

這一千多平的場地是肯定不夠用的。

江宇馬上就聯絡推土機來墊坡下這個水塘。

如果有可能,把這個山坡再往南推一推,爭取弄出一片三千平的集市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