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點鐘,第二車石頭全部裝滿了,江宇又跟著車跑了一趟。

新手司機雖然技術水平還不行,但也有他們自己的優點。

他們最大的優點就是謹慎,開車的時候小心翼翼,這樣反而不會輕易出事。

江宇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們跑的就會像野馬奔騰一般。

第二車石頭和第一車石頭這流程沒有什麼區別,中午十一點,所有的車都回到了黃嶺村吃午飯。

下午,江宇就沒跟車去海邊了,他不可能車車都跟著去海邊,他還有別的事情要做。

他到海邊和衛忠弦打個招呼,讓衛忠弦知道哪些車是黃嶺村車隊的就行了。

開票讓每臺車的司機把票開回來就行。

自己不能天天跟著車跑,就得找一個有責任心的人負責安全方面的事情,要時時監督這些奶幌子司機。

林靜的老子林東川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也在江宇的車隊當裝卸工,江宇就把這個職責交給了他,讓他多費心看著這些司機。

當然不是白負責,江宇一年準備額外給他五百塊錢的操心費。

如果自己的車隊一年沒發生任何中大型事故,這個價錢還會翻倍。

原本江宇的計劃裡第一天每車能送三車石頭就行,畢竟是剛開始。

但這些車還是給了他一個驚喜,到晚上六點車全部回來的時候,每臺車都送了四車石頭。

裝卸工是計件制,送一車石頭他們就能賺一塊錢,當然賣力了。

裝卸工只要撒野,自然就能幹出活。

製鞋車間原本就是半流水線式作業,想變成全流水線式作業其實還真不難。

這不下了狠心的趙崇有和製鞋車間的骨幹經過幾天的研究,終於拿出了改革方案。

有了方案,自然就可以實施了,製鞋車間在沒怎麼太耽誤生產的情況下,又用了三天的時間,終於實現了全流水線式作業。

第二天早晨江宇來到鞋廠的時候,屁股還沒坐熱,趙崇有就興奮地把他拉到製鞋車間。

“廠長!我們車間也可以全流水線作業了。”

“啊!這麼快就弄好了?”

江宇算算時間,從那天趙崇有找他到今天...

已經過了有十多天了。

“我們重新調整了一些機臺的位置,讓工序更緊湊合理,同時也減掉了兩個不必要環節,這回效率大大提高。”

“沒算算能提高多少產量?”

“預計可以提高四成!”

原來製鞋車間一天的產能是七百雙,四成也就是接近三百雙。

這樣鞋廠的日產能就接近一千雙。

不錯不錯!這個數字暫時應該可以保障供應了。

從五月二十號到今天這近半個月的時間裡,鞋廠的經銷商又擴大了兩家。

韓國祥主導,運輸一隊運輸處出資在渤海市成立了這麼一個商業網點,主要就是批發鳳窩堡鞋廠生產的產品。

再就是東河北方的玉縣也都成為了鞋廠銷售鏈上的一員。

玉縣的銷售額和東河差距不大,但是渤海市的銷售額就可觀了。

就算它剛剛開業不到十天,但銷售額已經和電東河和莊港加起來的銷量相同了。

它們的出現讓剛感覺富裕一點的廠子又產能緊張了。

江宇現在最害怕的就是聽到電話鈴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