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都山坐落在昌平州城西北方向三十里。

大明京城所在的順天府古稱幽州。

而幽州即是以這昌平州的幽都山而得名。

在幽都山的東南山麓,有一大片叢林。

叢林邊緣有一條小徑,通往林中一大片空地。,

空地中有一座錦衣衛的秘密軍營。

錦衣衛總旗閻應元正在這裡訓練。

閻應元自從那天得到任命之後,第二天就趕到此處。

這裡原本是永樂年間錦衣衛的訓練基地,早就建有房屋。

後來年深日久,廢弛下來,湮沒在這一片茂密森林之中。

因為幽都山名字不吉利,附近居民不多。

只是偶爾有樵夫和獵人經過,在林中房屋過夜

朱由檢查閱宮中舊檔,偶然查到昌平州還有這麼一處錦衣衛屬地。

這處地方連現在的錦衣衛高官都不知道。

閻應元到這裡之後,僱了一些樵夫,再和自己帶來的五十名少年一起,初步把周圍場地清空出來。

接下來他就要去招募一百壯士,訓練成精銳中的精銳。

閻應元對此早有主意。

這並不需要跑多遠,只要在北直隸的範圍之內,他就可以找到符合需要的人。

明代的北直隸,正是古人所稱的燕趙之地,幽燕之地。

這個地方向來以多壯士聞名,何必遠求?

韓愈說:“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

蘇東坡也說:“幽燕之地,自古號多雄傑,名於圖史者,往往而是。”

大明的北直隸,人口比之往代,更為繁盛,豈有找不出一百豪傑的道理。

明代雖然重文輕武,但在民間熱衷於研習武術技擊的人,依舊相當多。

一方面,冷兵器時代,擁有強大的格鬥能力,仍舊具有非常大的實用性。

另一方面,對搏擊實戰能力的嗜好和攀比,幾乎是植根於人的天性。

在任何時代,即便沒有任何功利性目的,都依舊會有大量人熱衷於追逐此道。

再加上,明代的文化空前發達。

關於武技的理論比前代更容易交流。

擁有強大技擊能力的高手,其實比以前任何時代都要多。

閻應元在十五歲以前,被父親帶著走南闖北,增長見識。

在各地就見過甚至結交過不少武技高手。

當然這些民間的武技高手,在明朝官方那裡,並沒有多少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