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張岱的先聲奪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張岱原本是想用一通狂言,顯揚一下名聲。
別人有什麼史料,都慕名送到自己這裡來。
但現在錦衣衛都找來了,他心中打鼓是不是自己弄巧成拙了。
這狂傲姿態做得太過火了?
《徵修明史檄》傳到皇帝耳朵裡,這才派錦衣衛押自己到京城,要教訓自己?
張岱想想,就恨不能給自己頭上敲個栗子。
他本是仗著大明文網寬疏到近乎沒有,這才大放厥詞。
自己也知道不過是譁眾取寵,刻意用過激言辭吸引眼球、
除了大明,還有哪個朝代,能允許民間私人對國史這麼評頭論足,大加謾罵非議的?
說起來,這種對本朝歷史肆意評論的風氣也不是自己開創的。
光他自己所見,成化以後,文人仕宦對包括本朝太祖在內的各任皇帝,大加醜詆的野史筆記就不少了。
自己胡評幾句,實在算不得什麼。
但新帝上位,或許就是要整肅風氣,所以派錦衣衛來找自己算賬了。
張岱越想越喪氣。
一路北上時,不斷懷念著自己那些美婢,還有自己的戲班子。
凌濛初、陸人龍、陸雲龍三人心情相對放鬆。
他們雖然心中忐忑,但細細想來,平生所為,並未做過什麼亂法之事。
縱使文字中有什麼觸犯忌諱,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也沒資格進錦衣衛的詔獄。
想來想去,可能就是交遊廣泛,見聞博雜,多半是錦衣衛請去輔助某個案件的審訊。
凌濛初尋思自己剛寫完《一刻拍案驚奇》,也確實收羅了不少奇案資料。
這方面或許真能給朝廷一些助益,
陸雲龍兄弟兩則是想著他們緊急創作的時事小說,《魏忠賢小說斥奸書》,已經接近完成。
或者是錦衣衛探聽到這小說資訊,以為和清除閹黨餘孽相關,所以要找他們去京城問。
不過這三人看見馮夢龍、張岱、柳敬亭都一副苦瓜臉的樣子,也不好意思顯得太過輕鬆。
大多時候,也陪著他們三個人一起作憂鬱愁悶狀。
六人被帶進京城,被安排在錦衣衛的館舍裡好吃好喝了一頓,又安排浴所洗漱一番,心中忐忑卻絲毫未減。
誰知道錦衣衛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也許先優待,再酷刑,這樣更容易摧毀他們的意志。
第二天,王世德直接領著他們進皇宮去。
這回六人都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