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火器,徵收酒稅初步成果(第1/3頁)
章節報錯
即便是重炮方面,畢懋康認為神飛炮也比紅夷炮更為實用。
神飛炮號稱火攻中獅子吼,有三大便捷。
第一,有子炮的設定,利用事先裝填好彈藥的子炮,兩人操作,即可無中斷連續發射。
不像紅夷炮笨重無比,裝填彈藥不便。
第二、火藥是裝填在子炮內,母炮不會過熱。而類似紅夷炮,火藥都是填塞在本身炮筒內,炮身很容易過熱甚至自焚,澆水冷卻則又導致後續無法點燃火線。
第三,同樣是因為子炮的設定,神飛炮的母炮不會炸裂,其他炮容易炸裂。
最重型的一號神飛炮,母炮一千斤,子炮五門,每門重八十斤。
攻舟車城池等固定目標用二十五斤的合口彈。
攻殺大隊人馬,則用兩百個,平均重二兩的石彈。
也可以用五百個,平均重一兩的鐵彈,
擊發出去,對敵軍人群的殺傷力還遠大於用實心彈的紅衣大炮。
二號神飛炮重八百斤,三號神飛炮重六百斤。可根據需要使用。
火槍方面,畢懋康最推崇鳥槍。
按他的描述鳥槍的穿透力和射擊精準度都相當高:
“利能洞甲,射能命中,猶可中金錢眼,不獨穿楊而已。甚至飛鳥之高翔,皆可射落。”
聽到這個描述,朱由檢倒是覺得有些出乎意料。
按照這個精準度,完全可以培養神槍手,來精準狙殺敵寇了。
只是射程自然比不了後世。
有效射程百步以上,按一步約一點五米算,就是一百五十米。
畢懋康隨即又介紹把鳥槍改進,創制的自生火銃。
“改造機括,令火石觸機而發,石火自燃。”
這樣的自生火銃就能不怕風雨干擾,放槍時也可更從容,穩定性更好。
也就是後代所謂的燧發槍。
火槍發射陣列,畢懋康則是指出採用輪班發銃之法,更番迭進,接續不斷。
朱由檢聽得連連點頭,隨即問及火器製造的質量問題怎麼解決。
畢懋康說道:
“我大明冶金鍛鐵之技,實冠絕天下。”
“天啟時從澳夷進口之紅夷大炮,名為紅夷炮,實則澳夷是僱傭佛山鐵匠鑄造而成。澳夷本國所鑄炮反不如。”
“西洋人長於幾何度數之學,在重炮長短口徑與威力關係的確定,和射炮術上確有獨到之處,冶金鑄鐵技藝卻劣於我大明。”
“就以紅夷炮而論,我大明改進而成鐵心銅體炮,為西洋所無,耐用效能還遠在西洋炮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