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收回視線,繼續說道。

“朕以為,振作武備,不可再因循舊套,按資論輩,當先從不拘一格用人開始。

“能力出眾,不管先前出身地位如何,便應擔當重任。

“能力庸劣,不管家世如何尊貴,官職品階如何高,也不能再虛佔高位。

“朕思量,這京營頹靡已久,人雜事繁,關涉眾多,驟然整頓,也確實難收成效。

“為今之計,與其好高騖遠,不如先從朕的護衛親軍錦衣衛開始著手。”

“錦衣衛人數已裁削一半,不過朕以為光裁減校尉、將軍、力士還遠遠不夠。”

朱由檢說到這裡,不動聲色的目光投向鄭士毅、徐本高等人。

他下面的話,雖然沒說出來,但在場眾人都已明白意思。

那就是要對錦衣衛的眾多將官統領,也來一次大換血。

鄭士毅等人眸中除了緊張忐忑之色,似乎還夾雜著一些不忿。

因為皇帝的話裡,明顯表現出對他們的不信任。

果然朱由檢說道:

“錦衣衛現在的官員要換,而且產生錦衣衛各級統領的方式也要換。”

他說出這話時目光炯炯,語氣斷然,顯示出很堅定的決心。

話說到這個份上,鄭士毅也不能裝聾作啞了。

他上前一步,低頭恭謹問道:

“不知陛下要怎麼個換法?”

“直接透過教場比試,勝出者可為錦衣衛統領。不必再和過去那樣,由兵部按資排輩推舉人選。”朱由檢冷冷道。

他說完這句話後,目光投向內閣首輔韓爌,似乎是示意韓爌說說意見。

韓爌尷尬地笑了一下,躬身開口道:

“錦衣衛人事,一向是兵部和錦衣衛堂上官決定,臣沒有什麼要說的。”

兩個月不到,內閣已經兩次出事,韓爌自己覺得臉上無光。

他擺出心灰意冷的樣子,一副能不說話就不說話的態度。

不支援,也不反對。

不過只要他不反對,對朱由檢來說,就夠了。

朱由檢再把視線投向兵部尚書王在晉。

“臣沒有異議!”王在晉連忙表示。

他整頓京營失敗,本就羞愧。

又知道在張慶臻行賄事件裡,皇帝還保護了自己,心中感激。

此時打定了主意,皇帝說什麼,自己就同意什麼。

畢竟他已經得罪了東林系文官,如果不倚靠皇帝,那就真的沒有出路了。

王在晉的表現在朱由檢的意料之中。

他的眸光又瞥向兵科都給事中熊奮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