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東林辦葫蘆案的傳統(第3/4頁)
章節報錯
錢謙益苦笑道:
“鄙人來陳述東林的不是,有點叛出東林,反噬當年同道之感,傳揚出去,只怕名聲不會比阮圓海好多少。”
閻應元搖頭道:
“牧齋公為國效忠,此乃大是大非。只要能國富民強,犁庭掃穴,天下後世自有公論,何必畏懼浮言囂論?”
錢謙益點頭:
“陛下能掃除門戶派系之陳見,不顧溫閣老反對,重用錢某,錢某便已立志誓死報答聖上知遇之恩,再不作他念。”
他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
閻應元也不催促,等他繼續說下去。
錢謙益接著道:
“鄙人從東林中來,對東林弊病更深切知之。以往東林習氣,辦理案件,只要涉案嫌犯被認為是可惡奸人,那就算被冤枉,也被認為懲奸除惡所需,不算什麼大事。李三才在神廟之時,故意製造冤案,讓死囚誣陷攀扯稅監手下的稅使,已是如此。東林中人明知是構陷,也恬不以為怪,反稱揚李三才好手段。”
閻應元年齡畢竟尚輕,注意力又更多在軍事上,對這些朝政舊事,知之不多。
所以對錢謙益說的事情,也確實是頭一次聽到。
他一對丹鳳眼圓睜開來,瞠目說道:
“當真如此?”
錢謙益說道:
“自然如此,這還不是敵對東林者所說,而是東林中人為誇耀李三才功績,而沾沾自喜敘說的。”
閻應元皺眉道:“這等可惡?”
錢謙益繼續說道:
“不知道閻都督,可曾聽說過梃擊案?”
閻應元道:
“這自然聽說過。梃擊案是三大案之一,這三大案又是東林黨和閹黨互鬥時爭辯的關鍵。市井平民對這三大案也熱議不止。應元雖然往昔只是通州的草野鄉民,畢竟就在京畿之地,自然也曾聽聞。”
小書亭
錢謙益嘆道:
“這梃擊案沸沸揚揚,名列三大案,其實說來不值一哂,如同兒戲。不過是一個瘋漢張差手持木棍去闖太子宮,打傷一個看門太監,然後就被拿下而已。”
閻應元點點頭道:
“嗯,這說來也確實不是什麼大事。”
錢謙益繼續說道:
“稍有智識之人,便可判斷,此案要麼不過是瘋漢自己所為,要麼是有人收買張差,製造事端,至於要以此不利於誰,也是一目瞭然。”
閻應元說道:
“那應該就是不利於鄭貴妃了。”
錢謙益說道:“此案實在太過簡單。結果東林把持的審訊,卻讓這瘋漢招供說是受鄭貴妃指使,去行刺太子,還指名道姓地供出鄭貴妃手下兩個太監。”
他說到這裡笑了,顯然覺得這實在滑稽。
閻應元也笑了,這確實太過荒唐,眉毛一揚:“鄭貴妃就算真要刺殺太子,也不至於痴愚到公然讓一個人拿著木棍,去毆打東宮看門太監,天下如何會有這種痴蠢的行刺辦法?哪怕就是給一柄匕首,也讓這刺殺太子的案子能更像真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