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有四百多輛。

還有同等數量的木驢、木牛、雲梯。

隆冬時間,護城河裡的水都已結冰,倒是不需要過河用的壕橋。

在圍城的頭兩天,器械不多。

所以還是圍而不打。

到了第三天,沈世魁覺得器械準備得差不多了,終於開攻。

東江軍先派出一萬人同時從四面攻城。

這第一次是嘗試性的攻打,看看後金守城能力究竟如何。

隨著攻城令發出。

在最前面計程車兵或者推著楯車,或者依靠木驢、木牛、木幔做掩護,後面推著雲梯車,向城牆四邊湧去。

攻城人群距離尚遠時。

城牆上韃兵發射火炮攻擊,擊中幾處人群造成損傷。

但這些火炮的命中精度並不高,發射頻率也不快。

攻城大隊仍舊不斷逼近城牆。

等過了已經封凍的護城河後,城牆上的韃兵開始往下射箭攻擊。

這時東江兵的損失開始變大。

不過最前面計程車兵在楯車、木驢、木牛的掩護下,依舊向前推進。

等到了城牆腳下,

城樓上拋下滾木礌石,裝有糞水的瓦罐。

砸死砸傷了不少東江兵。

有些地方城牆上扔下巨石,就連楯車、木驢、木牛都能被壓碎,

不過還是有許多攻城士兵豎起雲梯,一些士兵順著雲梯往上攀爬。

城樓上韃兵不斷用撞杆將雲梯推倒。

有些雲梯並未被推倒,攻城的兵透過雲梯爬上城樓,韃兵又傾倒下冷水。

在遼東冬季,這些冷水澆淋在身上,殺傷力並不比沸水小多少。

而且使用起來比煮沸水更方便。

在雲梯上計程車兵,一旦被冰水澆中,往往全身發顫發麻,身體僵硬,從雲梯上摔下。

即便還有一些士兵能躲過所有這些攻擊,真透過雲梯爬到城牆上,頃刻之間也被城上韃兵殺死。

如此攻了一個時辰多。

沈世魁見傷亡巨大,收效甚微,便下令停止攻城,撤了回來。

白天攻城失利後,又在深夜子時攻了一次。

城內建韃顯然已經做好應對夜攻的準備,每個垛口都有六人值守,每兩人負責警戒兩個時辰,每個時辰輪換一次。

不同韃將負責巡邏一段城牆,並且傳遞令箭防止有人瞌睡,上一支令箭傳過去,下一支令箭就接著傳來。

建虜還不時從城牆上懸掛韃兵下到城牆腳檢視動靜,防止東江兵乘夜色掩護偷偷潛到城牆腳下做手腳。

在這麼嚴密的防守之下,東江軍夜間攻城也以失敗結束。

兩次攻城造成的傷亡已有兩千多。

沈世魁、易承惠、曲承恩看這等情形,都覺得繼續攻城徒勞無益。

決定暫緩攻城。

至少先等城內韃兵有所懈怠之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