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重提徐光啟監護李朝之議(第3/3頁)
章節報錯
顯然對此頗為鬱悶。
朱由檢沉默片刻,忽然站了起來,向毛文龍抱拳彎腰作了一個長揖。
毛文龍有些愕然:“方公子,這是做什麼?”
朱由檢懇切道:
“東江鎮是為我大明在受怨受恨。這都是大明內地對東江鎮支援不力所致。若是支援得力,東江鎮又何至於在此地為國苦熬,反而招來屬國厭恨。晚生行這個禮,也是代內地官民對東江鎮表示歉意。”
他這麼一說,毛文龍也大為感動,眼睛有些發酸,他站了起來,走到跟前,扶住朱由檢雙臂,大聲道:
“若是內地士人都如方公子一般瞭解東江苦楚,朝廷能大力支援東江,大事何愁不成?”
一旁汪汝淳也被這情形感動,站起說道:“都督放心,此後朝廷再不會讓東江鎮受委屈,再不會辜負這些從韃子屠刀下逃出來的遼東赤子”
三人回到座位上。
朱由檢繼續問:“那都督為何說姜撫臺適合擔當監護鮮國之任。”
毛文龍眼睛發亮:“俺對文官有許多怨氣。不過說到姜欽差,雖然也迂腐得緊,但清廉剛正,確實讓俺也佩服。
“他前年去鮮國,鮮國君臣所送禮物一概不收,強行脅迫,也不為所動。百姓紛紛稱頌,在鮮國極有聲望。他若主持監護鮮國之事,只怕鮮國百姓的擁戴還在對現今國王之上。”
朱由檢若有所思:“聽說過去我大明使者到鮮國,大肆索取財物。鮮國官員以此逼勒民間,鮮國百姓苦不堪言,怨聲載道!所以兩年前姜欽差去鮮國,一介不取,才讓鮮國百姓如此感動。”
毛文龍呵了一聲,微微搖頭道:“這事情,其實倒也不能全怪以前的使者。”
“這是怎麼說?”朱由檢好奇道。
毛文龍嘴角微微露出譏諷之色:
“這鮮國君臣貪腐風氣遠比我大明為甚,他們名義上向大明使者送禮,實則不過是自己找個藉口搜刮鮮國百姓罷了。對百姓說是要向使臣送禮,才搜刮,自己從中撈取大量油水。結果挨鮮國百姓罵的是大明,他們撈到好處,卻又可以裝無辜。”
朱由檢皺眉:“那也是我大明使者自己有貪貨之心,不夠檢點,才給了鮮國官員可乘之機。”
毛文龍嘆氣道:
“你不知鮮國君臣是如何送禮的。國王派通政使等人給姜欽差送禮,姜欽差拒絕。國王又派館伴使和遠接使五人來勸說姜欽差收禮,說若是堅持不收,就是掃了國王的顏面,傷了屬國的感情,姜欽差還是堅拒。
“國王李倧當時發怒,認為姜欽差拒絕收禮,是送禮之人無能,下令要把送禮的通政使等三人殺掉。”
朱由檢悚然道:“為送禮,竟要殺自己人?只怕再不收禮,倒是有些不近人情了?”
毛文龍嘆氣道:“換了別人,只怕確實不收也得收了。當時那三人跪在姜欽差門外,號哭哀求姜欽差收禮,救他們一命。館伴使和遠接使也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姜欽差。你猜姜欽差是怎麼回應的?”
說到這裡,他停頓了下來。
朱由檢好奇道:“莫不是去向國王求情?”
毛文龍搖頭, 眸子裡閃出佩服的光芒:
“所以俺佩服姜欽差,他也真的硬氣。非但不為所動,反而笑著質問:
‘你們國王要殺自己人,關我何事?我等使臣往來,各有需要遵守的道義,為何強行逼迫別人收禮?國王以此為理由來殺自己的臣屬,這是對待使臣應該有的禮節麼?’
“那國王聽到姜欽差都這麼說了,也不好真的殺了,送禮之事這才作罷。”
朱由檢聽了之後,皺眉道:
“也虧得是姜大人這樣不近人情,軟硬不吃的倔脾氣。若是麵皮稍微軟一點,見鮮國官員說拒絕收禮,就是不給國王面子,只怕就會上套。以為這鮮國風俗就是如此,為不傷感情,只得收下再說。
“更不必說對方以死相逼,就更難抵擋了。”
一旁的汪汝淳道:
“可一旦收下,在鮮國百姓那裡,就成了是大明使者貪婪無比,鮮國君臣為給使者送禮,才要收刮民間財物。最後這惡名都是大明來擔。說不定這鮮國君臣背地裡還會把收了禮的大明使臣盡情醜化成貪瀆小人,曾拒絕禮物也不過是惺惺作態。”
毛文龍點頭:
“孟樸說得半點不錯,這鮮國君臣就是如此,俺也是和他們打交道多了,才知道他們的陰狡可畏。當面說話,媚順至極,背後卻可能各種惡詞詆譭。不知道他們說的哪句是真,稍不留神,就被他們引到圈套裡。”
點選下載本站APP,海量,免費暢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