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啟宗道:

“為今之計莫如儘快派出辯誣使,再去天朝京城一番,或可挽回。”

說到這裡,金啟宗看了一眼李廷龜,說道:

“能擔當此任,挫敗方孔炤、徐光啟陰慘奸謀之人非月沙先生莫屬!”

成俊耇點頭:

“月沙先生屢次出使天朝,在天朝頗有信譽。

“庚申辯誣大獲圓滿,月沙先生是首功。當年光海君勾結建韃,出賣天朝大將劉綎之軍,本是實情,月沙一番遊說,卻讓天朝上下都相信光海君忠順天朝。若非申辯巧妙,手段入神,如何能做到?”

一旁的李廷龜聽他們這麼說,臉色微紅。

當年他受李琿之命出使天朝京城辯誣,把李琿說成了大明誓死不貳的忠臣。

可是現在李琿已經被推翻,而他出賣大明,授意姜弘立一軍投降,甚至把劉綎行軍路線和時間都出賣給建虜,卻是鮮國上下公認的事實。

他當年所謂的辯誣,其實就是指鹿為馬,徹頭徹尾對大明朝廷的欺騙。

可笑的是大明許多官員至今仍舊被他的謊言所騙。

李倧聽他們這麼說,如同抓到救命稻草,對李廷龜說道:

“右議政,寡人命你再走一趟,還擔任一回辯誣使,務必讓天朝改弦易轍,挫敗徐光啟、方孔炤等人奸謀。”

李廷龜見眾人都推舉他,心知無法推辭,只得頷首:

“大王既是信任臣,臣自當不負使命。”

金啟宗在旁眼珠一轉,補充道:“月沙先生若可遊說天朝言官,彈劾方孔炤之子方以智在我鮮國狂言生釁,胡為亂行,將其嚴加懲戒,以儆效尤,便更好”

他在皮島被朱由檢搶白質問譏刺,雖然當面不敢撕破臉,心中卻著實憋了悶氣。

希望能暗中運作,報復一下也是好的。

李廷龜點點頭:“監司放心,老夫自有主意。”

李倧催促道:“事不宜遲,廷龜立刻籌備辯誣使團,要什麼人,什麼財貨,寡人都給你。出使天朝,越快越好。”

***

朱由檢和毛文龍會談之後,又去見陳繼盛,安排住宿,把普濟號一行船隊的水兵也都安頓好。

第二日,毛文龍便把龍骨山城的鄭鳳壽,請來皮島商議。

這鄭鳳壽生於明隆慶六年(一五七二年),算來現在也有五十六歲了。

其父是朝鮮忠武衛副司果鄭陽年,其外祖父是忠州宣略將軍金淵

在朝鮮宣祖壬辰倭亂(一五九二年)之時,當過國王李昖的扈從,後來又擔任過司僕寺主簿,永山知事等職。

去年丁卯之役,建虜侵朝時,鄭鳳壽正在龍骨山城。

投降後金的朝奸張士俊入城招降,被鄭鳳壽斬殺。

建虜大怒,三月十七日聚兵來攻龍骨山城。

鄭鳳壽率領全城男女老少抗擊,打死數百韃兵。

一直到四月份,後金屢次攻城,攻克不下,死傷慘重,只得暫時解圍。

這鄭鳳壽可以說是鮮國的閻應元,當然他守城比閻應元早了近二十年。

後來城中糧食吃光,鄭鳳壽向毛文龍求援,毛文龍在東江也糧餉緊缺的情況下,慨然支援,幫助城中軍民渡過難關。

另外對於在少為浦地區抗擊建虜的李立所率朝鮮義軍,毛文龍也伸出援手,助兵助糧。

只是毛文龍的義舉,反而受到李朝君臣的猜忌,認為毛文龍是要吞併這兩支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