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難民慘狀(第1/3頁)
章節報錯
姜曰廣、陸雲龍、張岱、柳敬亭等人聽著鄉民的議論,看著皇帝凝重的表情,也都各自沉默無言。
似乎在思考些什麼。
等看熱鬧的鄉民走後,朱由檢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姜曰廣,問道:
“姜先生,你去過東江。遼東難民的苦楚,你也都知道。當時你也是力主東江裁減人數,把難民疏散到內地,你對眼前這情形,有何看法?”
姜曰廣沉默良久,才沉聲道:
“微臣當時糊塗。
“如今看來與其讓難民安插到內地,和內地百姓生出嫌隙,不如還是讓東江把他們訓練成軍。在內地一旦生亂,後果更嚴重。臣當時一心考慮為朝廷省錢,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汪汝淳在旁邊道:
“姜大人,你們早能這麼想的話,這建虜只怕早就滅了。有時候朝廷的事情,我們看著都著急。商人都知道,捨不得下大本錢,就賺不了大錢。我大明偌大地方,豈有財力不能滅一後金的道理!”
姜曰廣臉色微窘。
陸雲龍打圓場道:“汪兄,也不能怪朝廷諸公,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朱由檢點點頭:“姜先生現在能有此認識,也是不錯了。”
一行人又聊了幾句,然後上馬出發。
他們繼續往前,不止是看見越來越多的乞討者,路邊還不時碰見無人掩埋的餓殍。
甚至有野狗出沒,撕咬這些屍體,場面慘不忍睹、觸目驚心。
進入登州府的附郭縣蓬萊之後,這種景象變得更加密集。
而登州城外的鄉民和路上行人,對此似乎已經司空見慣,並不特別在意。
陸雲龍忍不住拉住一個路邊攤主詢問。
那攤主說道,初時還有當地人代為掩埋。
但近來,倒斃路邊的遼東難民太多了。
當地人也不勝其煩,就只等官府衙門來處理。
衙門也只是三天一次來清理路邊屍體,就成了這般景象。
朱由檢搖搖頭。讓跟隨的錦衣衛,去把路邊的三四具屍體,集中掩埋了一下。
他想到歷史上,崇禎二年七月,毛文龍被殺後,當時山東巡撫奏報說:
“登州安插遼民不下數十萬,況文龍給禮加銜者甚眾。”
所謂數十萬,就以最少的二十萬計,都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二十萬湧入一個地方,地方又缺錢賑濟。
怎麼可能不出現眼前這種悲慘景象。
這些遼民,其實都是因為朝廷給東江的餉銀太少,東江養不活這麼多人,被逼得一裁再裁。
這才有數十萬人不得已被逼著從海上不斷湧入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