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王徵在編寫《遠西奇器圖說》中的巨大貢獻,就更不必多說了。

他在書中介紹了許多中國此前沒有的機械。

阿基米德螺旋式水車、雙缸活塞式水泵、壓力水泵、旋轉式水泵、鋸石機、車載營地磨、風力磨、塔式臥軸風車、硬葉片立軸式風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成的滑輪組、螺旋、蝸輪蝸桿機構、鼓輪、棘輪棘爪機構、圓錐凸輪機構、雙曲拐(曲軸、構式葉片的臥式水輪、行輪、斜踏輪。

還創造了大量沿用到現代的力學和機械術語。

重學、力學、重心、本重、槓桿、流體、凝體、行輪、踏輪、飛輪、曲柄、齒輪、針輪、鼓輪、鋸齒輪、螺絲、機器、起重。

更重要的不僅是王徵對這些西方機械和概念的介紹。

而是他把力學和幾何原理作為機械設計的基礎。

這和中國傳統認識相比,是一個巨大的認識上的飛躍。

王徵不僅熱衷機械設計,才學過人。

而且他的品格氣節也是沒話可說,令人肅然起敬。

當流寇攻佔長安時,王徵寫“全忠全孝”四個大字交給他的兒子。

絕食七日而死。

臨死之前還在誦讀:

“憂國每含雙眼淚,思君獨抱百年愁。”

實際的歷史中,王徵因為崇禎五年登州兵變受連累,未能充分施展才能,抱恨回鄉。

而現在,朱由檢已經拿下袁崇煥,從根本上解除了導致登州兵變的原因。

王徵的才能自然可以更盡情施展了。

徐光啟在王徵之後,又介紹熊明遇。

朱由檢聽到熊明遇的名字,又是兩眼放光,這同樣是一位大佬。

這熊明遇,號壇石,是萬曆七年生人,二十一歲中舉人,二十二歲中進士。

他酷嗜格物窮理之學,對天文、地理、算數、各類物理都有研究。

不僅他自己喜好,而且也帶動他的後輩習學。

他的兒子熊人霖,他的學生遊藝都是格物窮理之學的追隨者。

熊人霖著有《地緯》一書,遊藝著有《天經或問》。

前者系統介紹世界地理,各國風土人情,以及大明到世界各地已經存在的海洋航線。

後者則對眾多天文學問題進行研究探討。

熊明遇屬於東林一系。

天啟五年閹黨頒佈的東林名單裡,熊明遇榜上有名。

崇禎清除閹黨之後,熊明遇才又被推薦啟用。

徐光啟介紹,壇石先生在萬曆四十三年便著成《則草》,專言各類物理,

最近幾年,正在修訂增補內容,改寫成《格致草》。

“臣看過壇石先生《格致草》開篇,開宗明義便是闡明格物致知,格物窮理,正是我儒者分內應為之事。”徐光啟說到這裡,兩眼閃閃發光。

“哦,熊先生是怎麼說的?”朱由檢也來了興趣,他確實還沒讀過《格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