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晉好奇的目光投在那頁紙上,心想皇上要到江南找什麼人?

眼前的這個皇上,愈發讓他捉摸不透。

神不知鬼不覺地偵破袁崇煥和錢龍錫兩人的奸謀,他已經覺得高深莫測。

現在又要錦衣衛去江南找人來見,這更是大背常理。

如果皇帝是想越級提拔什麼人,直接到京城做官,那可是異想天開,無異於捅了馬蜂窩。

就是當年的魏閹,也沒膽子這麼幹。

想想到時朝廷內會掀起的輿論風暴,就讓人膽寒。

王在晉正在揣測著。

朱由簡注意到王在晉疑惑和好奇的眼神,笑了一下:

“世德,你把這頁紙,也給王先生看一下,看看裡面有沒有先生認識的人?”

王世德依言走上去,把那張名單交到王在晉手裡。

王在晉一看,上面寫著:

“馮夢龍、凌濛初、陸人龍、陸雲龍、張岱、柳敬亭、薄珏、宋應星、張溥、夏允彝、陳子龍、董應舉’”

王在晉皺眉:“這馮夢龍,微臣倒是聽說過,坊間流傳的許多小說便是他編纂的,其他人麼……”

他頓了一下:“微臣實在孤陋寡聞。”

一邊說著,一邊把名單遞迴給王世德。

朱由簡微微一笑:“也怪不得你。”

這名單裡大部分人現在確實還聲名不顯,即便其中有些人已經小有名聲,但王在晉又是北方人,對此不熟悉也很正常。

朱由簡一揮手,讓王世德拿著名單下去了。

“陛下留我,是要商討平遼之事麼?”王在晉,猶豫了片刻,還是先開口發問。

“不錯,朕問你,建虜佔據的不過是遼東一隅之地,人口財富比我大明如何?”朱由簡目光炯炯地看著王在晉。

“遠遠不如!”王在晉毫不猶豫地答道。

沉吟了下,又補充道:

“遼東在大明各地中,本不算特別富庶,被建虜佔據後,更是殘破已極。無論是人口還是物資出產,比起我大明其餘地方,只怕百分之一都不到。”

“既然如此,為何大明與建奴作戰,還如此吃力?”朱由簡提高了語音。

王在晉當然明白皇上說的吃力,是指什麼。

並非是說士兵戰力。

而是說軍費支出,後勤供應方面的吃力。

能支撐的軍隊數量的吃力。

想當年,萬曆末年的薩爾滸之戰,被宣傳成什麼傾國之兵,什麼幾十萬大軍。

真實情況卻是三路明軍總數才不過七萬出頭。

實際和後金交戰的更是加起來才不過四萬多。

而從各方面的情報匯總來看,當時後金的兵力已經達到了十萬。

兵力總數都比後金弱。

而造成薩爾滸慘敗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又是因為朝廷官員忍受不了持續不斷的軍費支出,拼命催促。

導致明軍在沒有準備周全,在劉鋌、杜松等名將都反對的情況下,就倉猝發兵。

以寡擊眾,又分路出兵,毫無配合,不敗才怪。

即便到了現在,所有人都已經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重視後金的巨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