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穿過建極殿,向左後方的雲臺門走去。

身子微微有些顫抖。

寬大袍袖以誇張地幅度揮動著,呼呼作響。

這是他第一次有資格到這裡接受皇帝召見。

難免有些激動。

這平臺召對不算是正式朝會,但其重要性卻還在正式朝會之上。

雲臺門在建極殿之後,與乾清門相對。

所謂“平臺”就是雲臺後左門,是皇帝召見大臣的重要議事之處。

朝會通常是例行公事,禮儀性地走個過場。

平臺召對卻是為解決重要事務,皇帝專門召集的會議。

能參與的人,都是對解決實際問題有作用的官員。

這一次的召對,袁崇煥是當仁不讓的主角。

此外還有內閣全部成員,兵部、吏部、戶部、工部重要官員也都參與。

主旨就是一個,確定平遼方略,給予袁崇煥以全力支援。

袁崇煥的頭很小。

臉瘦而尖削。

面色蠟黃。

身材矮小幹廋。

樣子鄙陋。

有人描繪他“形如小猱”。

也就是外形體貌像個小猴子。

但他細長的眼睛卻頗為明亮。

顧盼之間,給他增添了幾分精幹的氣息。

此刻他的心情在緊張中又有按捺不住的興奮和得意。

雖然使勁剋制自己,收斂著表情,要顯示出不動聲色的模樣。

但眸子閃爍著的光芒,嘴角若有若無的一絲傲色

仍舊把他內心的躊躇滿志表露出來不少。

魏忠賢倒臺,在多位官員大力舉薦之下。

本來都已跑回粵東的他,又被召回。

升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出任督師,負責薊、遼、登萊、天津等處軍務。

儼然已經成為炙手可熱的紅人。

他走過門廊,兩旁侍立的太監看向他的眼神,都是充滿敬慕之色。

在口口相傳之中,他成了守衛寧遠的孤膽英雄,寧錦大捷的頭號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