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內。

眾人目光皆然驚訝。

在他們看來,顧錦年雖然是國公之孫,平日裡雖然囂張,可也只是在自己的圈子裡囂張。

可這裡是學堂。

莫說國公之孫,就算是當朝太孫來了,也要老實一點。

故此平日裡顧錦年在學堂還算比較老實,最起碼在劉夫子面前。

卻不曾想到,今日就跟吃錯藥一般,逮著張贇罵。

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顧錦年,你這是強詞奪理。”

張贇被顧錦年懟的有些頭皮發麻,半天半天不知道說什麼,只能這樣說上一句。

“強詞奪理?”

“到底是誰在強詞奪理?”

“聖人有言,凡利其事,必先其知,你張口閉口都是百姓,可連百姓基本的吃穿都不知情。”

“這不是紙上談兵,徒增笑話嗎?”

“敢問劉夫子,學生所言有無道理。”

顧錦年可不管那麼多,本來他就跟張贇有仇,更何況現在還需要怨念,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至於這句話是不是聖人言論,顧錦年不管,只要是大道理,你說是聖人說的也沒毛病。

古今往來都是這樣的,你說出來的大道理,別人要是不信,你就說是誰誰誰說的,馬上這句話的含金量就高了。

放在這個世界也是一樣。

反正也沒有人知道,聖人到底說了沒說,他說的話那麼多,怎麼可能每句話都被人記下來。

“恩。”

面對顧錦年的詢問,劉夫子點了點頭,他沒有選擇偏袒張贇。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這位劉夫子還是有職業操守的。

隨著這句話一說,張贇臉色瞬間變得無比難看。

連劉夫子都幫顧錦年,他能說什麼?

有些怒。

可張贇還是深吸一口氣,望著劉夫子道。

“是學生的不是。”

張贇很聰明,沒有在學堂上與顧錦年大吵大鬧,相反及時承認錯誤,還能留下一個好印象。

“錦年所言,不無道理,張贇,好好牢記,這對你來說不是一件壞事。”

劉夫子點了點頭。

隨後將目光看向顧錦年,面上笑容溫和。

“你們也要好好向錦年學習,天下蒼生,不是掛在口中,而是牢記於心。”

“連百姓之柴米油鹽都不知曉,便將百姓掛在口中,的確有些堂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