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京都。

西坊街區。

隨著顧家玉輦的到來,不由引來街道百姓的好奇,待看清是顧家的玉輦後,一些不友好的言論也隨之響起。

談論的東西也不稀奇,無非就是為富不仁,官官相護,年紀輕輕不學好,登徒浪子之類的話。

可以說,原身已經被打上了標籤,要是不好好處理的話,影響很大。

以後自己無論做什麼,都會被標籤化。

做了好事,別人就會說,做點好事算什麼?再說了表面上做好事,背地裡不知道幹了什麼見得不人的事情。

一但做錯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鋪天蓋地的罵聲,什麼早就知道這人是這個樣子了,從小就知道這人不是什麼好東西。

就是這樣的。

有句話說的很對,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都無法搬動。

這話一點都沒錯。

眾口鑠金,人言可畏,這可不是開玩笑的,這世間上最鋒利的刀,不就是悠悠眾口嗎?

京都百姓的言論,算是警鐘,幾乎時時刻刻提醒著顧錦年要注意。

這件事情要是處理不好,對自己來說可就麻煩了。

也就在此時。

管家的聲音響起了。

“世子,書齋到了。”

隨著管家的聲音響起,顧錦年從思索中醒來。

抬頭看去。

文心書齋便出現在眼前。

一眼看去,文心書齋外設立兩座異獸,一座為白澤,一座為青牛。

白澤為異獸之首,通人性,明善惡,青牛為聖人坐騎,基本上大大小小的書院都是如此。

整個文心書齋,在西坊佔地一千三百畝地,雖說靠近西坊邊緣地境,但能在京都開設這般書齋,自然不是等閒之輩。

文心書齋的院長,乃是一位極有名望的大儒,也是大夏書院的學生。

更是在大夏學宮塑像之人,名望極高,算得上是德高望重。

從玉輦走了下來。

家僕便走上來為顧錦年整理衣衫。

書齋門口,也有一些護衛,望著顧錦年的到來,一個個神色有些變化,但很快又恢復平靜。

很快,待稍稍整理好儀容後,顧錦年便朝著文心書齋走去。

兩旁的精銳也跟著上前。

只是很快,書齋門外的護衛卻出聲攔下來了。

“見過世子殿下。”

“書齋有規矩,護衛不得入齋。”

“還望世子見諒。”

書齋護衛低著頭,滿臉訕笑著說道。

他只是個護衛,不敢招惹世子,但規矩擺在這裡,他們也不敢忤逆。

只是這話一說,管家的聲音不由響起。

“世子前些日子在書齋內遭遇大難,這些護衛是國公親自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