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北諸事(第1/3頁)
章節報錯
時間悠忽而過,賈瑛棲身東南,南北信件往來不停,坐觀朝局變動。
葉百川正式入閣了,並且與傅東來之間的觀念,產生了不小的分歧,問題還是出現在對於遼東的態度上面。
傅東來擅於治政,今歲以來,已經推出了多條政令,這些政令就賈瑛看來,於時下,是有一定的先進性的。
首先,在北直隸和山東河南幾處,已經開始試行攤丁入畝,不再按人頭交稅,這對於大乾的社會發展是一項很大的進步,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百姓的負擔。
“田畝起丁,田多則丁多,田少則丁少,計畝科算,無從欺隱,其利一。民間無包賠之苦,其利二。編審之年,照例造冊,無須再加稽核,其利三。各完各田之丁,無不能上下其手,其利四。”
伴隨著攤丁入畝之舉,隨之而來的配套政策便是,清丈土地,稽查大乾兩京十三省的人口,戶籍重新造冊,眼裡打擊逃籍隱籍。
其次,便是允許改籍為良,嚴禁私買私販奴隸。凡樂戶、墮民、伴當、世僕等賤籍,均需造冊登記,附和條件者,可至地方官府恢復良籍,不再世代為奴。
配套的措施,還有限定勳貴官宦之家豢養奴隸的數量,超過規定的部分,要進行編戶齊民。一但進行編戶齊民後,這些奴隸所創造的財富,就需要向朝廷交稅了。
其三便是士紳納糧,不過此政一出,就遭遇了極其強烈的反對,幾次朝議都未能透過。
最後則是針對大乾的一些羈縻之地,或是皇權管控鬆弛的地方,比如南疆之地,進行改土歸流。
雲貴川等地,已經有土司代表進京了,一來是土司們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要進京與朝廷談判。二來,則是嘉德下旨,宣各地土司入朝覲見。木氏作為雲南最大的土司之一,自然是少不了的。
這些只是政務上的改革舉措,其他的還有涉及到商業、稅收等經濟方面的。比如將各個州府的田畝、徭役,以及其他雜政專案,統一折算成銀兩,方便朝廷徵繳稅收。再比如劃定區域,放開商稅,鼓勵民間工商,裁撤部分鈔關,簡化商稅等等,這裡就不再一一細述了。
遍觀傅東來的種種新政舉措,都只為了一點,就是戶部財政。
能讓國朝財政充盈,嘉德對於傅東來的政令自然是支援的,再加上馮嚴寬、葉百川等人的力促之下,新政雖然阻遏不少,但還是推行了下來。
這其中自然不會一帆風順,受損的是勳貴士紳,他們自然是要反抗的,所以繡衣衛開始忙碌了,隔一段時間,就會聽到哪家又被抄了的訊息。
總體來說,傅東來的心願,還是達成了,最起碼目前來看,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朝他設想的方向發展著。
眼看著新政成效即將推向整個國朝,這個時候,傅東來最希望的,就是天下太平,不會再啟戰端。
可偏偏嘉德不願意,還將葉百川也拉了過去。
葉百川的能力更綜合化一些,治政他沒問題,治軍同樣是一把好手,但上天是公平的,沒有人是樣樣全能的,在治政一途上,他知道自己不如傅東來,但他對於治軍,卻明顯要比傅東來更有心得。
大乾的北境始終是一個不安穩的因素,隨時都能危及到京師,更重要的是,如果不能徹底解決來自北方的威脅,不管傅東來在新政上去的多大的成效,匈奴人的一次大舉南傾,就會消耗掉大乾數年甚至數十年積攢的國力。
再者他是二次升閣才成功的,給百官的印象,似乎他更像是皇帝的寵臣,這個閣臣的位子,來的有些獻諂之嫌,他也繼續一場功績來為自己正名。
當然,這只是賈瑛自己的看法。
所以葉百川首先盯上了遼東,當然也不僅僅如此,賈瑛就收到了幾封葉百川的來信,字裡行間,都吐露著他對新建水師的關心,還有對海外潛在威脅的擔憂。
用葉百川的話來說,未知的敵人,遠遠要比你熟悉的敵人可怕的多,而大乾對於泰西,太過陌生了。
這句話,賈瑛深表贊同。
生於九州的漢民,與北面的胡人彼此已經糾纏了數千年,你用什麼招式,我改如何應對,已經總結出了一條有效的經驗。
人口和文明的優越性,註定北方的遊牧文明是無法戰勝南方的農耕文明的,哪怕將來會有一時的失利,但最終的結果不會改變,歷史的車輪從來都是向前的。
當然,這些話說了,別人也不會懂。
不管傅東來願不願意,他都只能屈服,因為他夢寐以求的新政,需要皇帝的支援。
讓賈瑛沒想到的是,代表朝廷前往遼東的居然是不再是開國勳貴一脈,而是忠順王。
自賈瑛入朝這兩年,中順王給他的感覺就是低調,低調到讓賈瑛怎麼都想不通,這麼一位不關心世事的王爺,為何會成為覆滅賈家的直接元兇,低調到,聽到朝廷派忠順王前往遼東的訊息後,讓賈瑛感到了意外。
上一輩的事情,牽扯複雜,有好些事情,別說是賈瑛,就連賈政賈赦都不甚清楚,當初賈敬高中進士的時候,他們還是京城裡的紈絝。
忠順王將會代表朝廷,對遼東之事,相機作出決斷。是打壓還是拉攏,是戰是和,都在他一言之間。
遼東與江南相距甚遠,又與他水師的差事沒太大的關係,賈瑛也只是靜觀其變罷了。
眼下真正涉及到他自身利益的,是關於南疆四省改土歸流之事,他的外公木天池,此次將會親自入京,木氏一應族務,軍交給他的舅舅打理,這也算是木氏內部權利的正式過渡了。
從木氏的動作就能看得出,土司們對於大乾的朝廷還是帶著明顯的戒備心的,不然他的外公也不會突然將掌管木氏的權利交給他的舅舅,或許在他的外公看來,繼承人的安全,甚至要高過自己這個現任的族長。
木天池來信了,詢問賈瑛對於改土歸流的看法,尚在南疆之時,木天池就發現了自己這個外甥,無論眼光還是城府,都絲毫不差於他的兒子,甚至能讓他感到驚豔,就是性格古怪了一些,長長會有一些荒誕不羈的想法和行動,好在深處南疆蠻荒,本來就沒太多的規矩可言,實力才是唯一。
賈瑛的看法很簡單,既然已經選擇了歸附,就不能反覆不定,胳膊是擰不過大腿的,何況這條胳膊還不怎麼協調。
賈瑛可以預見,當改土歸流這項政令在具體推行的時候,南疆四省必然會再一次血流成河,想讓他們輕易交出執掌了數百年的權利,幾乎是不可能的。
畢竟一但改土歸流,就意味著土司家族將會失去自己的土地、財產、稅收,還有奴隸,沒了這些,他們將不再高高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