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馮‘武’牧羊、民報(第1/4頁)
章節報錯
寧武關。
“這麼說大軍過秋的糧草是運不上去了?”
楊偵看著堂下的周興、楊斌二人冷聲說道:“讓你二人留守山西,為的就是保證後方糧道暢通,如今你們跟本官說運不上去?這種話,你們自己去同肅忠王爺說去!”
龍生龍,鳳生鳳。這才不過幾個月的時間,曾經頑遍九城二十三坊的楊偵,身上已經隱隱帶著一股子肅殺幹練之氣,不是每個天潢貴子天生就是膏梁紈絝的。
他是今日才從逸都趕回的寧武,晉商私販火器一事已經傳到了前方軍中,楊佑擔心後方不穩,影響北征大軍,這才派他返回山西,一者他畢竟是皇家宗氏子弟,父親是當朝忠敬王,二者楊佑一輩的幾個兄弟之中,就數他最有急智。家學淵源,如今的楊佑已是獨當一方的年輕將領了,看人輪才自然有一套自己的辦法。
面對楊偵的詰問,偏關副總兵楊斌只低頭不言,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有什麼且受著就是,也不怕楊偵拿他如何。一旁的周興卻是沒有楊斌這份底氣,他知道楊斌從來都是王子騰的人,勳貴雖說失去了對山西二鎮的控制權,可一二心腹還是有的,楊佑可以拿其他人作法,可對於身為九邊總督王子騰的部將,還是要留三分顏面的,打狗都要看主人。可偏偏他周興就是那條沒有主子的狗,王子騰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一道軍令,讓楊斌繞過他以山西都司的名義下令給偏關巡檢司稽查老營堡行商走私,事後才把這樁麻煩事推給了他,傅、王之間,夾縫求生,他能有什麼選擇。
如今,還要面對肅忠王的責問。
可誰讓他是山西都指揮使呢?
山西的都司衙門與別省不同,就設在偏頭三關,都司衙署則在寧武,他這個都指揮使為寧武總兵官,楊斌這個都指揮通知則是偏關副總兵,還有一位雁門副總兵,如今已隨楊佑北征草原。
肅忠王奉旨節制大同、偏頭三關二鎮,官面上,他們都是楊佑的部將。
“世子......”
周興才要硬著頭皮開口,卻被楊偵不留情面打斷道:“什麼世子?軍帳之中,肅忠王爺以降,只有將職,稱官稱!”
周興堆著笑臉連連點頭道:“是,是,楊守備。”
儘管一臉和氣,內心卻是腹誹不已,真論官職,你一個守備,哪有資格在我一個總兵、都指揮使面前喝五邀六耀武揚威的,還不是投了個好胎,有個好爹麼。
“楊守備,非是下官不如期派軍押送糧草,只是佈政衙門那邊沒有按約定將大軍的秋糧送來,下官......下官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再加上布政使王弼輔戴罪下獄,馮總督又剛剛到任,一切政務尚不能梳理,下官找了幾趟,都未能見到馮總督本人啊。”
“楊守備若是......”
周興這邊還沒有說完,卻見楊偵不耐煩的揮了揮手道:“這些話不要同本官說,本官只關心大軍的秋糧,糧草到了,你我皆安,糧草不到......你們且摸摸你們二人的腦袋夠不夠硬!”
“給你們三日時間,三日之後,若是還沒有個結果,別怪本官不講情面!”
“哼!”
說罷,大袖一揮,揹著手離開了大堂,一側的楊儉默不作聲的跟了上去。
等到了落榻之處,楊儉才忍不住開口道:“七哥,你說你一個守備,我一個提調,人家會把咱們放在眼裡嗎?也不知道三哥是怎麼想的,派咱們兩個來,王子騰那個老狐狸,果真是個好相與的?楊斌可是他的人,如今看來,這個周興十有八九也投過去了,咱們這可是身在賊窩啊,一個不好,小命兒都保不住。”
楊偵白了一眼自家的兄弟,撇嘴道:“老八,你說你什麼時候能長點腦子啊,還有好來你也是個世子,怎麼連這點兒底氣都沒有。”
“形勢比人強,要底氣有什麼用。”楊儉咕噥著。
“你懂什麼,實話跟你說了,馮總督已經派人與三哥聯絡過了,六家空出來的缺口,由常王喬三家補上,索性也就總數的三成,這點糧食以三家的底蘊擠一擠還是有的,最多朝廷事後補償他們就是了,另外賈璉已經到了河南抽調糧草,經宣府運出關外,不走山西,你以為三哥真會將希望放在王子騰的忠心之上?幼稚!”
“賈璉?”
“幾日不見,這傢伙倒是混的人模狗樣的。可既然如此,還叫咱們回來做什麼?”楊儉不解道。
楊偵笑了笑道:“許你有個能為的兄長,就不許人家有個手眼通天的兄弟了?”
“至於做什麼,說了你也不明白,總之你放寬了心,縱有什麼,他王子騰還能真要了咱們的命?你我兩家王府不生吃了他才怪。”
楊佑的目的自然不是過秋的糧草,而是志在偏關的軍權,他來了山西這麼久,縱以親王的身份,也難免處處掣肘,偏頭三關遲遲難以盡數掌握手中,如今可不正是一個機會?
至於為何是他們兩個......總不好與王子騰徹底撕破臉,他們兩個不上不下,偏又出身尊貴,在外也算是皇家的臉面,將來即使做下什麼,上面也有人擔著,不然只以他父王的脾氣,是萬事不沾身,隨他風和雨。
塞外的戰事依舊沒有看到大的轉機,賈瑛和楊佑分別率領著兩支大軍在茫茫草原上望北而行。
玉門關外,一隊數百人的乾軍騎兵或打黃旗,或持節杖,一輛孤零零的馬車,被圍攏在隊伍中央,賈雨村掀開車簾,看著外面漫天的黃沙,嘴角泛著苦笑,眼中帶著幽怨。他大概是大乾開朝以來混的最悽慘的巡撫大員,先罷官後下獄,如今又明調暗貶,宦海沉浮,不過如此。
“恩相啊,可莫要忘了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