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軍入關(第1/5頁)
章節報錯
湖中的小洲上別有一番亭臺景緻,小洲並不大,東西南北長寬大致相同,如無亭臺樓榭阻隔,一眼便可覽盡洲上景色,可惜少了幾分天然的凋飾,多了幾分匠氣人文。
亭在中央,簷牙高啄,斗拱承託,八根硃色立柱攢尖寶頂蔚然大觀。
尚有幾處建築群落,無非遊廊軒閣,佈局簡致,但於洲上環顧四方,一邊湖光山色,楊柳繞堤,芙蕖撼波,狎鷗野鷺,蛙聲蟬鳴,景況怡胸舒懷,讓人不得不嘆河山瑰偉。
賈瑛是踩著點來的,渡口距此並不算太遠,隔岸相望雖不大真切,卻也隱約,濟南府自知府以下,此次鄉試的場官都已到場。
賈瑛這個外來者顯然成了此時此地的焦點,濟南知府一一為其引薦,已經記下了大半。
“賈大人,先請亭內一敘。旬日前幸聞兩位大人將到我山東主持鄉試,我山東諸僚無不翹首以盼,今日接風之宴,佈政按察兩位大人也會前來,賈大人請稍待片刻,這歷下亭雖比不上那些名樓園林,但勝在安靜雅緻,岸止汀蘭不過如此,我帶大人略做參觀。”
“李大人請,有勞。”賈瑛客隨主便。
“刑部的劉大人到了嗎?”賈瑛又問道。
劉培俊正是此次鄉試的主考官,位居刑部右侍郎,也是翰林出身,賈瑛和刑部的官員雖然打交道的次數不多,可在京城也曾見過幾面。
“劉大人比您早到一日,這會兒應該也在來的路上了。”濟南知府一邊回應,一邊為賈瑛介紹道:“此處乃名仕軒,取自杜子美的‘海右此亭古,濟南多名士’一詩,內有歷代雅賢遺刻,賈大人請。”
“諸位大人請。”
......
山海關外,遼東大地。
一行人馬奔騰疾馳,為首的正是大乾昭親王楊儀,連著幾日不停歇的奔波趕路,遼東鎮大營已經盡在眼前,楊儀此刻也沒了京中時的雍容之氣,風塵僕僕,面容顯得格外疲憊,但唯獨一雙眼睛透著晶亮,為即將到來的大事既有一種迫不及待的興奮,也有一種前途未卜的忐忑。
一但失敗,他將死無葬身之地。
“何人闖營?”
“轅門下馬!”
一名護衛當先一步驅馬奔出,手裡舉著黃詔,嘴裡高喊道:“朝廷欽差,昭親王儀仗,速速開啟營門。”
轅門將士聞聲,不敢怠慢,當下便派人匆匆往中軍大帳稟報,不過多會兒只見七八名將領腳步匆匆向轅門處走來。
“臣遼東鎮副總兵童濟,率各營將領恭迎王爺大駕。”
馬背上的楊儀斂去了臉上的疲色,問道:“皇叔呢?”
“回王爺的話,忠順王爺已於數日前啟程去了奴兒干,王爺走之前有吩咐,讓遼東都司準備迎接欽差,與諸部約定的會盟地點就在忽兒海。”
楊儀聽罷點了點頭,卻沒有問起有關會盟的事,而是問道:“遼東鎮各營主將可都在此處?”
童濟回道:“遼東鎮本部大營只有定遼四衛駐守,蹤跡兩萬人馬,其餘大軍依舊駐守與各地衛所關隘。”
“傳本欽差令,遼東鎮自遊擊以上將官,限明日辰時正刻趕到大營報道,有失期者,斬!”
童濟聞言一愣,沒有忠順王的命令,將領如何敢擅自離營。
“王爺,這......沒有王爺的軍令,只怕......”
“自怕什麼?本欽差身負皇命,難道還指揮不動你們?”
“可,可將領回營議事,是需要王爺將令的,沒有將令,擅自離營,斬立決之罪......”
“聖旨何在?”楊儀沉聲喝道。
“聖旨在此。”
楊儀一把拔出腰間的利刃,搭在童濟肩膀上,目光森冷的說道:“童副總兵,本王身負皇詔,臨行前陛下有口諭,授本王相機決斷之權,聖旨皇命難道指揮不動你遼東的將領,還是說你們想造反?”
童濟心中一慌,趕忙說道:“末將不敢,末將不敢。”
“末將這就派人前去傳令。”
他只是一個副總兵,文貴武輕,別說來的是一個王爺,就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請出聖旨斬了他,他也無處喊冤。
待到傳令兵離營,只聽楊儀又道:“即刻起,大營封禁,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違者斬!”
此行,隨身攜帶的聖旨,就成了楊儀最大的依仗,主將不在營中,軍中諸將無人敢頂著聖旨違抗欽差之命。雖說封營也不一定就能阻止有人前去給楊熾通風報信,可等到那時,大軍早就不在遼東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