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休書(第2/3頁)
章節報錯
更關鍵的是,九邊是防禦要塞,防守才是它的第一要務,如果九邊兵馬盡出,那可真就是鬧笑話了。
朝廷如何部屬此次北征的,賈瑛並不清楚,皇帝身邊,葉百川就是個知兵的,而且王子騰率先開啟這次事端,奏章中不會沒有後續。
不過,賈瑛雖然不清楚朝廷是如何安排的,但大抵也能猜到一些。
匈奴王庭,不過是一些鬆散的部落聯盟罷了,而且以匈奴後裔自居的漠北諸部與蒙元后裔的漠南諸部多有不和,還有西域的一些小部落,和盤踞在白山黑水的東胡諸部更是聯絡微妙,大有聽調不聽宣的意思。
如今左右二王在王庭爭奪汗位,右王被殺,若是他來領兵,就集中兵力先攻匈奴的左右兩部,威懾蒙元諸部使之不敢妄動,再派一兩支偏師深入草原,奇襲匈奴王庭。
對東胡諸部,以拉攏賄賂為主,對蒙元遺部則是連打帶拉,將矛盾的主力對準漠北以北的匈奴人。只要讓匈奴主力受到重挫,打破與蒙元諸部形成的平衡,剩下的,或許都不用大乾動手,備受欺凌壓迫的蒙元人或許就會將巴圖溫都蘇的嫡系部落聚而分之。
如此一來,遼東的兵馬最好不動,陝西四鎮有王子騰統一節制,可算作一路,剩下的山西二鎮、宣府以及薊州鎮,宣府是京師直面草原的門戶,一向不輕易出動的,那就只剩下山西和薊州鎮了。
心中有了計較後,賈瑛才張口答道:“回陛下,臣以為......”
賈瑛將心中打好的腹稿一一說了出來,從入仕以來,除了兵部員外郎一任,他都沒有好好的在各部衙門任過職,多是臨時性的選派,就像是一個滅火隊長,東撲一下西打一拳,他的優勢勝在年輕,可劣勢同樣也是太過年輕。
雖然有過幾次領兵的經歷,但在這種滅國之戰的大事面前,想要與那些積年的老將相爭,他還是缺少坐鎮一方的資歷,江南水師總督,整個水師大營的兵卒水手加起來也不過兩萬餘人,在九邊這樣動輒五六萬人的重鎮面前,總顯得有些小打小鬧。
想要在北征中獨領一軍,那就必須在皇帝面前展現出足夠的價值。
不錯,賈瑛費這麼大的心思,所求的自然不是再給誰當副手,而是獨當一方的將領。科舉仕途是他的一塊敲門磚,文重武輕的時代,有些東西,內閣的那些大臣是不會讓純粹的武將染指的。
就拿領兵一事來說,藍田玉和王子騰所受到的待遇是完全不同的,從藍田玉執掌西軍大營以來,陝西的歷任布政使對其都有監察之權,也就是所謂的文臣監軍,是以葉百川一個初來乍到之輩,便能將藍田玉拿捏的死死的。
而王子騰同樣節制西軍,陝西布政使卻無權對其橫加干涉,甚至可以在朝中培植心腹,與自己內外呼應,哪怕是此次朝廷派遣監軍,首先考慮的也是確保王子騰對大軍的絕對指揮之權的前提之下。
當然這其中也有挾勢而為,朝廷不得不妥協的緣故,可關鍵就在於朝廷願意因為王子騰而做出妥協,且滿朝文武百官不覺的有絲毫的不對。
如果是換做藍田玉,敢不請上命,就直接兵出玉門關,估計他的大軍才動,朝廷調其回京的旨意就到了。
“......朝廷可趁勢拉攏蒙元和東胡諸部,孤立以匈奴後裔自居的漠北喀爾喀諸部......我大軍可分兩路,一路由嘉峪關出發,收復玉門舊地,順勢攻佔哈密,以及天山南麓一帶草場,截斷匈奴右部的退路。另一路,可從東側大同薊州一帶北進,攻佔匈奴左部佔領的察哈爾臺等地......”
“臣願請纓,領東西任其一部兵馬,為我大乾拓土開疆。”
大體的進軍方略,是嘉德剛剛才與內閣幾位大臣商議定下的,賈瑛此刻所說的方略倒與朝廷定下的不謀而合。
嘉德聽罷暗自點頭,心中對當初點了賈瑛為探花感到明智。
“若朕欲派你到西軍呢?”
賈瑛先是眼睛一亮,隨後又面露為難道:“陛下,俗話說令出一將,西軍之中有王總督在,臣倒是更願意去大同或是薊州。”
嘉德聞言,曬然一笑道:“你個滑頭,方才還說‘東西任其一部’的話,這會兒卻又挑三揀四的,朕的九邊豈是你說挑就挑的,縱使你想去西軍,朕都不能答應。罷了,你先歸家耐心等待吧,讓朕再考慮考慮。”
賈瑛見嘉德猶豫不決,急道:“陛下,臣最近在家都快閒出鳥兒來了,再這麼下去,身子骨都鏽住了,就算您讓臣去西軍也成,總要給臣一支兵馬帶帶。”
嘉德看著賈瑛笑道:“你呀,傅卿說的還真是沒錯,你一個文官整日想著帶兵打仗,不務正業,成何體統。”
“文武哪有輕重,一切都是為了我大乾長盛不衰,陛下......”賈瑛不甘心道。
“跪安吧,朕會好好考慮的。”到最後,嘉德不耐煩的揮了揮手,趕人似的將賈瑛攆了出去。
等走出宮門時,賈瑛臉上卻換了副顏色,神色中帶著一絲憂慮。
如果不出意外,他怕是要到西軍中去了。皇帝的話,並非隨口之言,而是心中早就有了打算。
小書亭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