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府,金門所。

賈瑛一襲明甲,身披暗紅色的斗篷,正站在一處礁石之上,隔海遠望。左右相距不願,是一個個披甲執銳計程車兵,在其身後還有兩名身著甲胃的將領。

“澎湖巡檢司廢了多少年了?”賈瑛的聲音忽然在前方響起。

身後一名將領聞言, 急忙回道:“回總督大人,自宣隆三十六年始,迄今已有三十一個年頭了。”

三十一年,也就是說朝廷禁絕海貿也有三十多年了。

“如今澎湖列島是被那一夥兒匪盜佔據著?東番島呢?”

“回大人,佔據澎湖諸島的是九大海盜頭目之一的鷂翻子,他手下有八名大將, 對外又號稱八大金剛, 麾下匪目近萬人,其中不乏倭奴與新羅百濟遺族。東番島並不在他們的控制之中,島上的土著大肚兒藩國,經常與其發生衝突,雙方都奈何不得對方。”

“近萬人?”賈瑛疑湖道。

“回大人,這近萬人還要包括生活在澎湖諸島上的普通百姓,那些人多是從陸上遷過去的乾人,有許多是在鄉里犯了事的,後來拖家帶口的就都遷了過去。還有一部分,是當初澎湖巡檢司為了充邊,而強令牽過去的百姓。”

賈瑛點了點頭,這才像話嘛,若是一個海盜就有這麼強大的實力,那朝廷官兵還是繼續在路上龜縮著得了。

“泰西人呢?他們沒有向東番島伸手嗎?”

“來過幾次,都被鷂翻子與大肚兒藩國聯手擊退了。”將領回道。

問了些問題之後,賈瑛便陷入了沉默。

這半個多月裡, 他從鎮海衛出發, 一路向南,巡視過了大半的浙閩兩省的海疆衛所, 情況嗎,不難想象。

除了南直隸之下的江南水師,還保持著一定的戰力外,其他的沿海衛所,大部分,連一艘像樣的戰艦都沒有,多是一些漁船,烏篷,江南水師大半已經名存實亡了。

對於水師如今面臨的局面,地方官府衛所肯定是有原因的,但最根本的還是朝廷的緣故。

從海禁政令下達的那一刻,江南水師的結局就已經註定了,連還都出不去了,還要戰船做什麼?

這些衛所官兵為了能夠生存下去,於是便罷朝廷的艦船,作價賣給了地方大族豪商。大乾的海疆,便從原先的海防,變成了如今的岸防。

水師下不了還, 還叫水師嗎?

向剿滅海盜,就得有船, 造船的技術和船塢大乾不缺,雖說三十來年過去了,可當初的工匠還有許多活在世上的,而且匠戶一般都是以家庭為傳承單位的,父傳子,子傳孫,只要那些匠戶人家還在,想要戰船,隨時可以造出來。

關鍵是缺銀子。

龍江造船廠給出的官方戰船報價,一艘四百料的戰船,造價費是七十四兩九千錢,兩百料戰船三十兩,一百五十料戰船二是二兩六錢,只聽聽這個數字,很便宜。

可事實上,會有這麼好的事嗎?

一艘楠木漕船的底料,就要一百二十兩銀子,便宜點的杉木、松木是七十五兩,而這僅僅是運河上行駛的漕船,換成戰船呢?

賈瑛將造船的意向透露出去後,不久,龍江造船廠那邊,便送來了一份報價清單。

一艘面闊兩丈八尺,身長十丈的戰船,所需木料費三百六十兩,所需各類釘卯桐油雜費一百九十八兩,所需軍火器械裝備費一百九十六兩,用工數兩千四百八十七人,所需工費六百七十八兩六錢。

合計一千三百七十二兩六錢銀子。

這僅僅是純造價費用,戰船上裝備的火炮鑄造費用需要另行計算,畢竟火炮的鑄造只有軍器局才有資格,龍江造船廠收取的裝備費用,僅僅是把鑄造好的火炮裝在戰船上而已。

炮彈子藥不要錢嗎?還有按照大乾現有的戰船配置,一艘超過四百料的大型戰船,最少需要火銃手一百二十人,一支火銃的實際造價是不到四兩銀子,如果壓一壓,大概三兩左右應該就能拿下,一百六十支最低配置,就是三百六十兩。

還有士兵的武器,甲胃費用,這都需要銀子。

照這麼計算,打造一艘十丈長,兩丈八尺寬的戰船,最起碼也要兩千兩銀子。

十丈長的戰船,就要接近六百料了,賈瑛倒是不需要這麼大的,戰船不是越大越好,在全靠船帆作為推動力的時代下,戰船過大,反而失去了靈活性,開出去,只能嚇唬嚇唬敵人。

還是要以中小型戰船為主,六百料以上的屬於大型戰船,兩百到四百料的屬於中型戰船,一百五十料一下的屬於小型戰船。

船型越小,其造價費用越低,沒相差一個型號,幾乎相當於折半減價,四百料的一千三百多兩,兩百料的不到八百兩,一百五十料的五百兩左右。

《鎮妖博物館》

賈瑛準備打造一到三支艦隊,一支艦隊大型艦船一艘,中型艦船四到六艘,小型艦船根據肩負任務不同,大致可以配備一百五十料或是一百料戰船八到十二艘,以及小船若干。

這樣一支艦隊的造價費是兩萬兩銀子左右,三支就是六萬兩銀子左右。

看似所需花費不多,可這僅僅是下海之前就要花掉的,後面的保養費、折舊費、軍餉才是重頭戲。

一支水師一千五百到兩千人不等,三支就是四千五到六千人,再加上登陸作戰的後備兵力,三支艦隊可以將兵力保持在一萬上下,再多就養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