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邊鎮(第2/2頁)
章節報錯
因為商路通了!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貿易。
古代兩地之間的文明交流,資訊傳遞,最關鍵的其實還是走南闖北的商隊。他們不僅能為當地帶來急需的物品,還有附帶的產業和發家致富的門路。
這一路行來,賈瑛就看到了不少的商隊,小則數十人,大則成百上千人。
商賈就像是一彎活水,給沉寂的邊鎮帶了生氣和活力。
這些商賈不願千里北上,當然不是為了那些生活在邊鎮衛所的軍戶,而是為了朝廷在大同鎮外開設的互市貿易而來,從胡人手中換區牛羊馬匹,趕回中原販賣,其利可翻十倍不止。
能往來於大同雁門之地的商賈,多是山西本地的晉商。
巡邊的隊伍才剛踏上了山西的地界,大同鎮總兵,平城伯鄧恩遇就已經派出了迎接的隊伍,一路護送直到進入了大同邊塞。
“臣鄧恩遇,拜見王爺!”
一名身著盔甲,年過五旬的老將在王駕之前下拜道。
北靜王水溶從攆車中走了出來,還沒等下了車軾,便隔著遠遠的說道:“世翁快快請起,你我世交之誼,小王當不得世翁如此大禮。”
一名太監扶著水溶走下車軾,水溶並步上前,急忙將老將扶起。
鄧恩遇看著水溶,面帶和煦道:“去歲驚聞老千歲薨天,老將只覺如聞天塌一般,奈何身負守邊重任,無旨不得擅離,未能去送老千歲最後一程,實乃老將此生大憾,只覺愧對老千歲的栽培之恩。未曾想還能在有生之年於邊塞之地再見王爺一面,老將只覺天佑,老千歲後繼有人啊!”
水溶也一臉謙和地說道:“有賴世翁惦念。小王初承爵位,便奉陛下旨意巡視九邊,千鈞重負在肩,不敢鬆懈半分,如今見了世翁心中才算稍安。說起來,小王與世翁該有三年未見了,世翁依舊老當益壯啊!”
鄧恩遇微微一笑道:“託了老千歲和王爺的福,老將身體還算康健。”
說著又為水溶介紹了一番同行前來的官員,其中一人是皇帝派來的鎮守太監,還有幾名副總兵,以及鄧恩遇的兒子鄧子通。
水溶也同樣將身邊的賈瑛喚來,為鄧恩遇介紹道:“好叫世翁認識,這位是先寧榮二公之後,現任兵部員外郎賈瑛,此次受命陪同小王出巡。”
“下官賈瑛,拜見鄧老將軍。”賈瑛上前見禮道。
鄧恩遇看著賈瑛和善的點了點頭,說道:“原來是寧榮二公之後,你我舊交之家,賢侄不必多禮。”
復才又看向水溶道:“王爺遠道而來,一路舟車勞頓,老將已備好府邸筵席,還請王爺移步城中。”
水溶重新回了攆駕,鄧恩遇與一眾官員守在左右,賈瑛則是騎馬綴在眾人,旁邊還有比他稍長几歲的鄧子通陪著。
“賢弟從京中而來,可還習慣這邊塞的環境?”回城路上,鄧子通很是熟絡的與賈瑛攀談。
賈瑛微微一笑道:“有勞世兄掛心,只是邊塞的風沙大了些,其他也都還好。”
鄧子通聞言笑說道:“眼下是秋季,邊塞的風才剛剛颳起,可惜賢弟來的時節不對,若是再早幾個月來,我倒是能帶賢弟領略一番塞外的草長馬肥牛羊滿破的風光,雖比不得中原的雅緻,可也是我邊塞的一大特色。”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了幾句,卻聽一旁的賈瑛指著城內熱鬧的街市,開口說道:“世兄,這方熱鬧景象,便是在中原內地也是少見的很。可見世伯治下有方啊。”
“賢弟謬讚了,全賴朝廷之功,開放了邊境互市,這裡的人才算多了起來,能享互市之惠的九邊之中,也只有大同、遼東兩鎮而已。”
“世兄,這裡常年都是這般熱鬧嗎?”賈瑛好奇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