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銀鳳則是光往不好的地方想,生怕這廠子沒弄成,老大兩口子再欠了一大筆外債,這還是因為她不知道餘蔓準備辭職不幹了,不然更得上火,不過她也問到了這一點。

“這廠子是你要開的還是餘蔓要開的?”

“當然是餘蔓要開的,我又沒上過班,哪懂得這開廠子的事兒。”

“餘蔓不是有工作嗎?她怎麼去開廠子?”

陳遠川眼珠轉了轉,斟酌著道:“這些國營廠子裡現在有一種說法叫作停薪留職,就是工作還給你保留著,但工資不給發了,你什麼時候要想回去上班,還可以隨時回去。餘蔓就是這麼弄的,她開這個廠子也是想要試一試,要是能行當然最好,以後她就是廠長了,誰還願意在那機械廠的車間待著,萬一要是不行,她就還回機械廠上班。”

這個停薪留職還真不是陳遠川自己瞎說的,是他聽謝書海說以後這些國營的單位有可能會這麼推行,只可惜現在還沒有實施,不管是謝書海還是餘蔓,他們要想出來辦廠,目前只能辭職了。

陳遠川怕劉銀鳳知道了這事兒,又得起不來床了,便沒有說實話,畢竟年紀大的人思想都保守,估計很難接受一個6級工工作不要了去開廠。

劉銀鳳聽了陳遠川的說辭,心裡確實放鬆了些,她知道餘蔓想要幹什麼,她也攔不住,好歹最後實在不行還能回廠子裡上班,憑著餘蔓的工資,就是欠了外債,也是能還上的。所以劉銀鳳在陳遠川的勸說下,最後到底是沒有對這事兒再說什麼。

不過餘蔓說是辭職,但也沒有那麼快,等到廠子這邊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已經是80年的春天了。

現在廠子開工在即,廠房已經改建好,機器裝置什麼也都就緒了,就差工人了。

餘蔓之前就刊登了招工的通知,但實在沒想到招工的時候會來那麼多人,他們這廠子規模小,就跟個作坊差不多,初期只打算招上二十個女工,至於以後可以等到廠子規模擴大了再說,結果招工時卻一下來了兩百多號人,從十幾歲的小姑娘到50多歲的大媽不等,大概是覺得做衣服這種活,即便是大媽也能幹,興許還覺得自己上了年紀更有經驗呢。

餘蔓看著外面這烏泱泱的人群深感頭疼,她當初就是考慮到,鄉下地方好些女孩子學歷都不高,這才沒有在學歷這一塊設門檻的,誰知道會來這麼多人。

招工這天除了陳遠山出車了以外,餘蔓還通知了陳遠明,陳美妮和陳遠揚,好歹廠子也有他們的一份,所以他們都來了。

這會兒陳遠明就給餘蔓出了個主意:“大嫂,你不如先簡單面試一下,等她們進來後給她們一人發張紙,讓她們寫一下自己的基本情況,以及對廠子裡的一些發展建議,也不指望她們真的能提什麼建議,最起碼把那些文化水平太差,或是壓根兒就不識字的人給刷下去,咱們這好歹是招女工,總得能讀得懂基本的規範要求,還有手太粗糙,一看就不是適合做針線活的也得刷掉,沒的再把布料給刮壞了”。

“行,就按你說的辦。”餘蔓覺得陳遠明確實有想法,難怪陳遠川說整個陳家就他心眼最多。

這樣一來倒是的確刷掉了絕大多數的人,很多人就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來湊個熱鬧,也沒指望真的能當上女工。對於剩下的五六十個人,餘蔓考察了下她們的裁剪和針線手藝,既然是做衣服,總不能一點基礎都沒有吧,她這是開廠子,又不是開學校。

最後餘蔓細細比較了一下,總共選出了22個人,比預計的多了兩個倒是不打緊,她給這些人規範了一下要求,通知她們兩天後來正式上班。

把招工的事情忙完了,布料餘蔓也已經聯絡好了,還是謝書海給介紹的關系,接下來就是等著正式開工了。

餘蔓回生産隊的時候,陳美妮也跟著一起回來了,說是有事兒要跟她大哥說。

餘蔓知道陳美妮很是信任陳遠川,也沒有多說什麼。等他們回到家裡,卻意外地發現家裡也聚著很多人。

餘蔓剛一進院子,就有個不認識的大媽沖上前來一把抓住了餘蔓的手。

“這就是大川媳婦吧,人真是又好看又能幹,聽說你自己開了個廠子都當廠長了,侄媳婦,咱們可是實在親戚,我家英子幹活絕對是一把好手,你看你那廠裡不是要招人嗎?”說著那大媽把一個曬得黝黑的姑娘推到了餘蔓面前。

餘蔓還沒來得及說話,就又被旁邊的一個老太太給拉了過去。

“大川媳婦,我是大川他表姑的表姨,我兩個孫女都是心靈手巧的好姑娘,十裡八鄉就沒人不誇的。”

“大川媳婦,我是你婆婆的小嬸子,我們家秀秀的針線活,那時打小就練出來的。”

“……”

餘蔓看著這些平日裡都沒見過的七大姑八大姨,只覺得比剛才招工的時候還要頭疼,以前也沒見怎麼來往,真不知道這些人都是從哪兒冒出來的。

餘蔓只得清了清嗓子,高聲道:“各位嬸子們,我們廠子裡的人已經招夠了,不需要人了。”

“侄媳婦,這就是你的不對了,我們家那口子跟愛國可是兄弟,你這招人都不照顧一下親戚的。”

“就是說,咱們這麼親近的關系,大川媳婦……”

“都別吵吵了!”陳美妮一聲高呼,打斷了剛才那老太太想要說的話,又用眼神制止了其他想要反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