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 66 章

餘蔓說是要開製衣廠, 可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總得做許多前期的準備工作。

首先就是在政策這一塊,餘蔓去當地相關部門問過了, 雖說私人開辦廠子在內地還沒有完全推行開, 但沿海那邊既然已經允許了,這邊也沒有明文規定說不行,只是各項都要審核, 程序很慢。

餘蔓也不著急,備案了之後她就開始選地方, 原本她想把廠子設在縣裡, 畢竟縣裡交通什麼的都要方便一些,但縣裡目前並沒有合適的地方能夠用來開廠。

最後餘蔓便把地方選在了鎮上, 那裡剛好有一個舊的作坊, 以前是個釀酒作坊, 現在改建一下倒是可以用來當廠房, 反正餘蔓這廠子規模也不大。

再就是人手問題, 她打算主要從周邊的生産隊裡找人,一個是距離近, 上工方便,再來她這是製衣廠,主要招的是女工,也能給附近生産隊的女同志們一個工作的機會。

剩下的就是資金的問題了, 因為開這個廠子, 餘蔓把她和陳遠川手上的錢全投進去了,上回在北京買了房之後,他們手上剩的錢就不多了,哪怕她這只是一個規模不大的小廠子, 仍然是需要投進去不少錢的,不說人工的工資問題,就說做衣服的縫紉機、裁剪機之類的機器,也得買上幾臺。恰好他們機械廠就有一批舊機器,餘蔓便跟機械廠協商了下,將那批舊機器給接手了,反正算來算去他們手上的錢是不太夠的,這便只能找人借錢了。

餘蔓首先想到的是陳遠山,他在運輸隊當司機,手上應該是能攢下不少錢的,但基於陳遠山兩口子那一毛不拔的性格,餘蔓就有些猶豫,而且聽向小燕那話裡的意思,他們兩口子似乎也想買個房子,只是北京那邊的房子不好碰,他們才沒有行動。

“山子兩口子大概是想把錢留著在大城市買房,弟妹上次不就羨慕你在北京買了個房子嗎?這樣的話我倒不太好意思跟他們兩口子開口了。”餘蔓對陳遠川說道。

“這有什麼不好開口的,他們是想買房子,可北京的房子有那麼好買嗎?這得碰,咱們要不是因為有書海幫忙留意著,哪那麼容易在北京買房。如今書海到深市開廠去了,那就更不好弄了,他們難道要指望大姨和姨父?總之我看這房子一時半會兒買不了,咱們先借來用用也不要緊,等這廠子開起來了,很快就能還上了。”

餘蔓看陳遠川說得滿不在意,可開廠的事她自己雖然有些把握,但也不敢說是百分百就一定能掙錢的,所以她一時還有些拿不定主意。

“要不我先跟明子說說看。”陳遠明手上應該也是有些錢的,他們兩口子好像沒有什麼大的花銷。

正所謂說曹操,曹操到,餘蔓剛提起陳遠明,陳遠明就找來了,還主動提出要投錢給他們,對此餘蔓和陳遠川都挺意外的。

“大嫂,你不是要開廠子嗎?這估計要花上不少錢,我這裡錢雖然不多,但也能出一份力。”要麼說陳遠明算是陳家裡最有頭腦的一個,他竟然提出要在餘蔓的廠子裡摻上一股,打的主意就跟陳遠川出錢給陳遠安去南方進貨是一樣的,就是自己只出錢不出力,等到將來掙錢了還能分上一份。當然一旦賠錢了,這錢就拿不回來了,全看個人的取捨。這回陳遠明的要求也不高,就是想在廠子裡算上一小份就行。

“這個,明子你可想清楚了,我這廠子開起來之後還不知道是什麼樣呢。”

“我想清楚了,大嫂,我對你這個製衣廠還是挺看好的,我聽說南邊拉過來的衣服在縣裡總是被人一搶而空,你這廠子只要衣服款式做工什麼的都還說得過去,我估計應該不愁賣,真有個萬一賠錢了,我也不會怪你。”言外之意就是這筆錢是在他的承受範圍之內的。

餘蔓跟陳遠川商量了一下,覺得這樣也行,還跟陳遠明似模似樣地簽了個協議,有了陳遠明這麼個前例在,餘蔓想了想,還是跟陳遠山和向小燕開了口,她也說了,他們願意借錢也可以,願意投錢也行。

借錢的話,哪怕這個廠子將來虧了本,她也會想辦法把錢還給他們的。投錢的話就跟陳遠明一樣,將來掙錢了也有他們的一份,虧錢的話就算自個兒的。

陳遠山跟向小燕兩口子都是謹慎的人,他們私下裡商量了老半天,最終還是決定借錢給餘蔓,哪怕是看在陳遠川當初把工作讓給了陳遠山的份上,這錢他們肯定也是要借的,只是兩口子還是有些放不開手腳,沒敢像陳遠明一樣直接把錢投進去。

餘蔓對此也沒有在意,陳遠山兩口子的選擇大抵在她的意料之中,這兩人平日裡都是隻進不出的,能願意借錢就不錯了。

而陳美妮知道了這事後,也回來投了些錢給餘蔓,她一向愛跟著陳遠川走,如今既然陳遠川都支援餘蔓辦這個廠子,陳美妮自然也願意相信餘蔓,所以她都沒想太多,就投了份錢進去。

最讓人意外的還是陳遠揚,別人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收入來源,只有他,手上就只有當初分家的500多塊錢和周麗給他的800塊,結果他也投了1000塊錢給餘蔓,心態還很是樂觀。

“我看大嫂你這廠子準能辦好,等到將來廠裡掙錢了,我不就有固定的收入來源了。”家裡兄弟姐妹裡就數他沒有來錢的門路,上回好不容易從周麗那兒掙了筆錢,險些沒被他媽抽死。

盡管餘蔓一再重申,這錢投進去也有可能會虧了的,陳遠揚卻毫不在意,也不知道他是從哪兒來的信心,篤定了這個廠子肯定能掙錢。不光如此,他還跟餘蔓說,等廠裡的衣服能出貨了,他想拿些衣服到周圍的縣城去賣。

“行吧,你想好了就行。”

看著陳遠揚歡天喜地地走了,餘蔓感覺到肩上的壓力越來越大了,不管是投的還是借的,這些錢加在一起也差不多夠了。這廠子要是真能發展得好還好說,要是沒能開起來或者虧錢了可怎麼辦,即便事先都說明瞭投錢的話,自負盈虧,但如果真的虧了,親戚之間還怎麼相處?

陳遠川看出了餘蔓的擔憂,安慰她道:“別想那麼多了,他們願意投錢也是因為他們都看好你這廠子的發展,你只管放開了去幹,真要有個萬一,咱們在北京不是還有套房子嗎?也不至於賠不起。”

餘蔓想想也是,便做起了下一步的規劃。

而家裡又是借錢,又是投錢的,動靜鬧得這麼大,這事兒自然也讓劉銀鳳知道了,她很是不能理解,轉頭就把陳遠川叫了過去。

“我說你們這好好的日子不過,都在瞎折騰什麼呢?餘蔓都已經是6級工了,每個月70多塊錢,在縣裡能有幾個人比她的工資還高的,結果這又要去開什麼廠子,還要投進去這麼多錢,這要是虧了可怎麼辦?”

“媽,你就不能說點好的,這廠子還沒開起來呢,你就先想著虧錢的事兒了。”

劉銀鳳跟陳遠揚剛好處於兩種極端,陳遠揚有一種莫名的信心,相信這廠子肯定能行,自己以後就有收入來源了,哪怕他投的錢不多,以後分的錢也不會太多,至少也是有收入了,就沒想過虧錢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