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他登基後最害怕的事莫過於,他的兒子們有樣學樣,也來個骨肉相殘。

試問在這種前提下,還有什麼比立嫡子為儲君,更能打消別的兒子的非分之想呢?

再說關隴貴族,但凡讀過史書的人就應該清楚,這幫人從南北朝開始延綿到唐朝中期,一直是當時最強大的政治勢力。

某種程度上而言,隋唐兩朝就是關隴貴族建立的,隋文帝楊堅和唐高祖李淵說白了,只是這些人推舉出來的領頭羊,隋煬帝楊廣更是因為想打壓他們,而國破身死,落下了千古罵名。

正是出於楊廣這個前科之鑑,關隴貴族自然不想,也不願意李世民的繼承人是楊廣的外孫李恪。

除此之外,長孫無忌在其中的作用也很關鍵。

長孫無忌那是什麼人?那可是李世民的大舅哥,又是其欽點的貞觀第一功臣,更是關隴貴族的頭面人物,以及李治的親舅舅。

這麼多身份疊加在一起,天然就註定了長孫無忌和李恪是冤家對頭。後來的事也證明了這一點,李治才剛登基不久,長孫無忌便迫不及待的羅織罪名,借高陽公主之事將李恪給冤殺了。

以上這些事情,穆栩是知道的一清二楚,所以想用唐太宗舊事來說服他改變主意,那是沒有任何可能。

不過考慮到南征在即,更是為了防止節外生枝,穆栩只是明確了一下趙福金的正妻身份,對立嗣一事卻隻字不提,眾臣見他這個態度,也只能偃旗息鼓,紛紛告退而去。

接下來一段時日,整個幽雲地界,表面上看似風平浪靜,但暗地裡卻暗流湧動,大有一種風雨欲來之勢,引的各方勢力紛紛猜測,穆栩其後會有何大動作。

終於時間來到大宋靖康二年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佳節之日,趙野先是親率群臣,於燕京郊外設定壇祭祀天地,更改王號為明,接著便當眾命人宣讀了南征檄文。

“臣穆栩敬告皇天后土,昔大唐覆滅,以至天下分崩,群雄逐鹿,板蕩百餘載,及至周世宗繼位,掃蕩不臣,華夏方得稍安。

然世宗天不假年,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後有趙大陳橋兵變,篡奪大位。

有宋以來,趙氏得國既不正,治國更無能,對外喪師辱國,對內殘害黎民,臣深以為恥也。

今正值蠻夷亂我華夏,栩奉天應命,麾下文武兼備,治下百姓清明……”

檄文一經發出,立時引的天下譁然,大宋朝廷朝廷更是連連發出詔書,痛斥穆栩為亂臣賊子,又急調各地兵馬往開封與河北佈防。

可此時哪裡還來得及,在檄文發出的同一時間,穆栩就一聲令下,東西二路大軍分別從幽州和雲州二地,勢如破竹的直撲大宋境內。

在如龍似虎的明軍兵鋒下,大宋地方守軍節節敗退,不過半個月功夫,便先後丟失了雁門關、瓦橋關等關隘要地,一時間河北河東的告急文書,宛如雪花一般向著開封傳去。

面對接連不斷的戰敗噩耗,以趙桓為首的大宋君臣頓時慌了手腳。有人提議號召天下兵馬勤王,有人建議不如割地求和。更有甚者,還有無恥之徒上書,勸趙桓向金國和西夏求援。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