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幸,穆栩的擔憂果然成了事實。

就在他私下與耶律延禧達成合作不久,完顏阿骨打也派人從海路去了大宋。宋金二國經過一番你來我往的談判,終於還是定下了,於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共同出兵征討遼國的盟約。

盟約中規定,由金國先從大定府出兵向西,一路剿滅歸附遼國的草原部落。再由大宋隨後出兵,自南向北一步步蠶食遼國在關外的地盤,最後再共同對付遼軍主力。

為了換的宋朝出兵,完顏阿骨打此次可謂是下了血本,他向趙佶承諾,待事成之後,不但會出兵相助大宋奪取依舊有遼人盤踞的平州路,還願意將關外來州之地送與大宋。

正是這最後一個條件,徹底打動了大宋君臣。只因在他們看來,一旦有了來州在手,便可在遼東方向,建立一道橫跨長城內外的堅固防線,從此燕地就可安枕無憂。

從常理來說,大宋君臣這番謀劃也算得當,但他們錯就錯在,高估了自家的同時,對金國實力嚴重低估。

而且大宋還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命不久矣的事實。趙佶君臣根本就未曾想過,若完顏阿骨打駕崩,金國後繼之君是否會繼續遵守盟約之事。

趙佶自信滿滿的以為,此次他一定能建立遠超父祖的功業。於是,到了七月,他便秘密下旨,調河北禁軍北上燕山府駐防,而原本燕山府的大軍,則由辛興宗為主帥,郭藥師副之,於八月末出兵關外。

辛興宗接到聖旨,自不敢怠慢,將政務交接給新來的宣撫使譚稹後,便率八萬大軍,向著檀州而去,打算途經那裡從古北口出關。

宋軍如此大張旗鼓,檀州城內的遼人又豈會聽不到動靜?

此時的耶律淳已然病入膏肓,只能纏綿於病榻之間,所以便將大事盡數託付妻子蕭普賢女處置。

前文就說了,這蕭普賢女別看是個女子之身,但性子卻頗為強悍,在耶律淳降宋前,她就是最為堅定的抵抗派,只是她到底乃耶律淳繼室,拿不得主意,才無奈隨丈夫降了宋朝。

如今蕭普賢女一朝大權在握,想到三弟被穆栩所殺之事,本就動了報仇之念,結果好巧不巧,突然又傳來訊息,說大宋要與契丹人的死敵金人合作,去攻打同宗同源的耶律延禧一夥。

得知這個訊息的蕭普賢女,立時將她二弟蕭幹暗中請來,與其私下商議起,是否可以趁此機會做些什麼。

蕭幹同樣不願投降宋朝,前番更是差點隨耶律大石去投奔耶律延禧。不過事到臨頭,他考慮到自己乃是耶律淳的舅子,怕前去遭遇不測,這才打消了這個想法,但還是與耶律大石約好,要互通訊息,為恢復大遼做準備。

有時候世事就是這般無常,目下連許多姓耶律的契丹人,都已放棄了大遼這艘破船,但偏偏蕭普賢女姐弟這些外族之人,卻始終心懷復國之念,這真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是的,蕭普賢女和蕭幹雖然也姓蕭,但他們這個蕭卻不屬於遼國八大姓,不是那個世代都為後族的蕭。

更有甚者,他們姐弟連契丹人都不是,反而是再正統不過的奚族人。

奚人,中國歷史上的北方少數民族,以善於造車並著稱於歷史。原屬東胡一支,隋唐時活動在饒樂水一帶。奚人以遊獵、畜牧為主,兼營少量農業。

唐時,奚族人首領曾被冊封為王,還有少數人在唐政權及地方上做過官並立有戰功。唐末時,有部分奚人西徙媯州,史稱西奚,仍駐牧在原地的奚人稱為東奚。

遼國建立後,兩支奚族皆被契丹征服,開始了被契丹同化的過程。

有遼一代,奚人的地位是雙重的,一方面他們是被契丹人征服的被統治民族,另一方面其地位僅次於契丹人,很受遼國皇帝信任,屢次對他們一族委以重任。

正是因為如此,使得奚人對契丹人極為忠誠。

就拿蕭幹來舉例,他本名叫回保離,是這代的奚人首領。之所以和姐姐都以蕭為姓,還改了漢名,便是由於他家祖上被遼國皇帝賜了蕭姓之故。

到蕭幹父親那一代,他姐姐蕭普賢女更是嫁給了當時的晉王耶律淳為繼妻,家族鼎盛至極。

因而在蕭幹心中,不管是出於公心也好,還是私心也罷,他對復興大遼也有著非同一般的執著。

此刻蕭普賢女方一提出要搞事情,他立即響應道,“姐姐之言,正合吾意。南朝先有背盟之舉,今更是與金國合作,實在是欺人太甚,咱們不能就這麼算了,必須給彼一個厲害瞧瞧。”

蕭普賢女一邊點頭,一邊皺眉道,“我自是贊同你的意思,只是自打咱們投了宋朝,麾下已無多少人馬,又該如何行事?”

蕭幹胸有成竹道,“姐姐莫非忘了平州依然在我們奚人手裡?”

“不是說平州的人馬早不聽你的號令了嗎,難道…?”

“不錯,舊年見事不可為,為了給我等留條退路,我便吩咐平州守將叛亂,故意與我鬧出矛盾,眼下不就用到了嘛!”

蕭幹得意的回道,接著又說,“哼,我早就說這南朝人本事不濟,野心卻還不小。他們不急著平定平州路,反去和金人攪和在一起,真是不知所謂。

待他們大軍出關之後,我便聯合目下割據灤州的張覺一同發難,先佔了古北口,斷了他們的歸路,然後在趁勢一舉收復整個南京道。”

蕭普賢女卻沒這麼樂觀,她提醒兄弟道,“你怕是忘了雲地的穆栩了,此人不是個易與之輩,可別又被其鑽了空子,說不得他會放宋軍從獨石口返回,到時如之奈何?”

不想蕭幹聽了這話,竟大笑道,“姐姐你卻有所不知,那穆栩已和南朝生了齷齪,如此行事的可能性極低。再者,那些宋軍是回不來了。”

“此話怎講?”

蕭幹解釋道,“林牙大石告訴我,那穆栩對金國很不感冒。他在強烈反對南朝與金國會盟不果後,為了對付金人,他便和與耶律延禧達成了同盟,還娶了蜀國公主餘里衍。

如此一來,穆栩便和南朝中央朝廷鬧得很不愉快,聽說便有南朝官員提議,要收回被其佔有的代州等地,雙方差點就要兵戎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