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大石西去(第2/3頁)
章節報錯
「蕭兄莫要忘了,除了宋金兩國之外,還有個穆栩在旁虎視眈眈,此人未必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蕭干撓了撓頭,頗為沮喪道,「那依林牙之見,又該當如何,總不能叫我將南京道還與宋朝吧?」
耶律大石給出了他的建議,「為今之計只有兩條路可選,要麼放棄南京道這個燙手山芋,要麼想辦法與宋朝議和。」
「林牙不妨說說,怎樣與宋朝議和。」
讓蕭幹就這麼放棄辛苦得來的地盤,他自然是捨不得,所以他想都未想的,就選了第二條建議。
耶律大石心下一嘆,他方才這麼說,未嘗不是在試探蕭幹,想看看其願不意願同自己另起爐灶,結果卻讓他失望了。
「想同宋朝議和,就只能用這些戰俘做敲門磚,再加上稱臣的條件,或可一試。」
蕭幹狠狠地拍了下牆垛,不甘心道,「想我大遼昔日何等強盛,不想今日卻淪落到這般田地,實在令人氣餒的緊。」
耶律大石也嘆道,「天意如此,夫復何言!」
沉默了一會之後,蕭幹轉頭盯著耶律大石,發出邀請道,「林牙你不如留下來幫我如何,咱們一起輔左燕王之子耶律鴻,說不得還有光復大遼的一天。」
望著蕭幹誠懇的目光,耶律大石差點就要答應下來,可一想到將要面臨的敵人,他還是狠心拒絕道,
「蕭兄,大石復遼之心絕不在你之下,但南京道已成絕地,守在這裡就意味著要應付北方金人、南方宋人,以及西方穆栩的三面夾擊,根本就沒有可能發展壯大。
你若真有心的話,不妨就帶上燕王一家,與我跳出這個藩籬,咱們另尋一條出路如何?」
蕭幹瞪大了雙眼,不敢置通道,「林牙,你是打算脫離耶律延禧這個昏君?」
話說到這份上,耶律大石也懶得再做隱瞞,乾脆將自己的謀劃合盤托出。
蕭幹聽了之後,思慮了良久,才苦笑道,「林牙這番構想,委實太過驚世駭俗,恕我不能跟隨。」
「蕭兄,你最好再考慮一下,若是宋國不答應你的議和之請,留在這裡必定十死無生啊!」
「林牙休得再勸,我生於斯,長於斯,哪怕是死,也要死在這片土地之上。」
見蕭幹這般斬釘截鐵,耶律大石自不好再勸,便道,「罷了,兄既已拿定主意,那小弟也無話可說。為了讓兄更有把握與宋朝議和,小弟願將俘虜的宋軍全交給你,好助你一臂之力。」
「那就謝過林牙一番心意,也祝林牙心想事成,異日重振我大遼聲威!」蕭幹拱手拜了三拜,如此說道。
耶律大石也回拜了一禮,正要再說些什麼,卻聽身後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轉頭看去,卻見是一個信使匆忙跑了過來,遠遠就道,
「大王,居庸關傳來訊息,張覺將軍晚到了一步,那裡已被雲州穆栩拿下。」
蕭乾和耶律大石對視一眼,同時想到,「這廝果真出手矣。」
待仔細問過信使,兩人才知道,就在蕭幹他們取得燕京之時,穆栩從媯州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了居庸關,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
聽完信使的話,耶律大石感慨道,「唉,從此事就能看出,穆栩怕是對南京道垂涎已久,只不過先前顧忌宋國反應,這才隱忍至今。」
蕭幹忿忿不平道,「沒想到竟為這廝做了嫁衣,真是氣煞我也!」
說罷,他又問信使道,「張將軍如何說,可有重奪居庸關的可能?」
信使答道,「張將軍回覆說,居庸關防守極為嚴密,從城頭帥旗來看,是定襄節度使穆栩親自統兵,想要重奪那裡怕是不太可能。」
蕭幹還要再問之時,卻聽耶律大石越俎代庖道,「你可回張將軍,讓他靜觀其變即可,若穆栩沒有南下攻打燕京的意圖,就按兵不動,不要隨意招惹於他。」
信使見蕭乾沒有說話,便應了下來,急忙去傳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