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見耶律延禧不住點頭,連忙再次勸道,“陛下,此去西域確實非止萬里之遙,但只要計劃得當,並非不能做成此事。最關鍵的是,西域向來富庶,我大遼若是能在那裡立足,便可慢慢積蓄實力,待東方有變,就可出兵奪回祖地。”

耶律延禧是個享樂主義者,一想到此去向西的漫漫黃沙,他想都未想就拒絕道,“此策太過離譜,以後休要再提。還是好生想下,該如何應付目下危局為好。”

早在來見耶律延禧之前,耶律大石就猜到其十之八九不會採納他這個法子,所幸他還有備用計劃,那便是先取得耶律延禧信任,慢慢拉攏一些心腹,掌握適量兵馬,待找到機會,他就帶兵一路向西。

因此,在被耶律延禧拒絕以後,他絲毫不以為意,反而積極獻策道,“陛下,為今之計,敵人太過勢大,我等最好先暫避鋒芒,實在不行便退往漠北,待他們退兵,咱們再回到漠南就是。”

耶律延禧笑道,“這個主意不錯,女真蠻子只習慣遼東的白山黑水,到了草原他們照樣得抓瞎。”

“陛下言之有理,但我等也不是沒有破綻。”

“你說來聽聽。”

“俗話說得好,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現下陛下這支大軍,有不少都是招募的乃蠻人、蒙兀人部落,這些傢伙從來都是有奶便是娘,很容易被金國收買,咱們不得不防啊。”

耶律延禧一想也是,忙追問道,“那依林牙之見,朕該如何是好?”

耶律大石眼裡閃過一絲光芒,恭敬的回道,“微臣的意思是,最好將那些部族打散,再將大軍分成幾部,全由陛下心腹統領。”

“嗯,你這個主意不差,但朕怕那些蠻子首領會提出異議啊!”

“此事易爾,陛下可先命人暗中將軍需糧草控制起來,隨後再以商討下一步行動為由,將那些蠻子的大小頭領全部請來議事,到時候…”

說著,耶律大石便做了個刀噼的手勢,意思不言而喻。

耶律延禧一驚,忙下意識徵詢蕭奉先意見,“丞相覺得如何,朕有些擔憂,如果下此毒手,那些部落士卒會發生譁變。”

蕭奉先倒也不是全無是處,他心中比誰都明白,自己的權利來自何處,要是耶律延禧倒了,他絕對沒好果子吃。

因此在聽了耶律大石的建議後,他也認為很有必要解除此等隱患,於是便道,“陛下完全不必憂心,草原上向來推崇弱肉強食,換首領那是常有的事,只要事後陛下可以親自出面重賞安撫一番,想來不會有所大礙。”

聽到連蕭奉先都如此說,耶律延禧當即就下定了決心,遂命耶律大石為都元帥,交給他一萬遼軍,令其督辦此事,並承諾事後會再給其劃歸一些人馬。

耶律大石得償所願,自是格外賣力,只花了三日功夫,就做成了此事,幫助耶律延禧完全掌控了六萬多草原之兵。

而耶律延禧這回的確沒有失信,在將軍隊一分為三後,果真又給了耶律大石兩萬人,讓其和他兩個兒子共同掌兵,拱衛他的左右。

就在此事發生之後不久,這日耶律大石正親自操練兵馬,忽有耶律延禧近侍來報,說是請他速去中軍大帳,耶律延禧有要事相商。

耶律大石一開始還以為是金國舉兵來犯,自然不敢有絲毫怠慢,急忙帶上親衛,一路風馳電掣來到大帳之中。

哪知一進去卻見帳內多了兩個陌生人,而耶律延禧正興致勃勃的,聽他們介紹著眼前的兩隻黑色細腰獵犬。

如果換成是從前,看到耶律延禧如此不務正業,耶律大石第一時間便會出言勸諫,可如今他心下已另有打算,所以就靜觀其變,只悄然來到秦王耶律定身畔,小聲詢問道,“殿下,這二人是何來歷?”

由於晉王耶律敖盧斡已死,耶律定自沒有再敵視耶律大石的理由,聞言便笑著回道,“好教林牙知道,這兩人乃是受宋國定襄節度使穆栩指派,前來和父皇商議通商之事。”

耶律大石是和穆栩打過交道的,壓根就不信這話,只見他搖頭道,“那穆栩奸詐狡猾,豈會為這種小事派人前來,必是另有目的!”

耶律定愣了下神,不敢置通道,“林牙是說穆栩是為了與我等結盟,可他不是宋臣嗎,應該和金人合作才是啊?”

耶律大石解釋道,“殿下有所不知,那穆栩名為宋臣,實際卻是一方諸侯,其最早乃是宋國草寇出身,後來勢力發展壯大,先佔據了宋國河東,後來又侵佔了我大遼西京道,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梟雄之輩,此等樣人怎會輕易臣服宋國天子?”

《仙木奇緣》

“此賊既然曾侵佔我大遼疆土,那本王要向父皇進言,讓他斬了這兩個使臣,給那穆栩一個厲害瞧瞧!”

聽到耶律定說出這種蠢話,耶律大石心中大搖其頭,越發懷念晉王敖盧斡的同時,更加發堅定了心中打算,不過面上卻不得不向耶律定陳說此事利害關係。

“殿下且住,我等如今腹背受敵,不可再得罪穆栩那廝,反而要拉攏於他。”

被耶律大石好一通勸解,耶律定方才作罷,重新將目光投向大帳中央,看耶律延禧有何決斷。

耶律延禧此刻哪有什麼決斷,先前為了跑路,他拋棄了許多心愛之物,其中就包括了精心餵養多年的海東青和獵犬,這讓他心中一直充滿遺憾,自打到了夾山都不愛去打獵了。

此番見了兩隻威風凜凜的獵犬,他是大喜過望,圍著觀察了好一會,口中還不時讚歎道,“妙啊,渾身無一絲雜色,肩胛向後傾斜,腰部緊湊有力,面長嘴長鼻樑勾,真乃天下難尋的好狗兒。”

耶律延禧誇完尤嫌不夠,緊接著又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之事,但見他吩咐左右道,“快尋幾隻小羊來,朕要試試這兩隻獵犬成色。”

說完,徑自接過狗繩,也不理眾人神色,就這麼大刺刺出了營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