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岳飛見到外公、舅舅來訪,連忙和父親迎了出來。誰知禮都未見完,姚袞便迫不及待道,“鵬舉,快將你的寶刀拿出來,讓舅父見識一番!”

岳飛聞言有些遲疑,倒不是說他小氣,而是單純覺得,此刀乃是穆將軍贈予他,用來殺敵建功的,不該如此褻瀆。

幸好姚大翁看不下去,替外孫解了圍,就見其喝罵道,“混賬,鵬舉所得寶刃,乃是貴人之賜,豈能輕易示人?”

說完,深知兒子秉性的他,尤自不忘警告道,“你最好休要打什麼壞主意,此刀既為穆節度所送,那旁人即便有心,也斷然不敢胡亂伸手,免得招來無妄之災。”

姚袞被父親噼頭蓋臉一頓教訓,立時臊眉耷眼立於一旁,不敢再發一語。還是姚氏看不下去,站出來道,“好了,弟弟已知錯了,父親就別責怪他了,咱們快進屋說話!”

姚大翁本想再說些什麼,但最終還是搖了搖頭,在岳飛的攙扶下,率先向著房中而去,嶽和幾人見狀,急忙快步跟上。

幾人來到房中坐定,岳飛便將穆栩所贈龍雀刀遞給外公,姚大翁吃力的拿到手裡,撫摸了片刻刀鞘上的四個大篆“大夏龍雀”,又將刀還給岳飛,才意有所指道,

“是難得的神兵利器,你自己收好,在你沒有能力前,莫要輕易示人,免得被有心人惦記!”

岳飛明白外公的意思,絲毫不顧舅舅難看的臉色,鄭重應了下來,然後就聽外公又道,

“你母親已和老朽說了事情經過,不知你自己是如何想得?”

岳飛說出自己的想法,“孫兒想去投軍。”

“理由呢?”

“師傅說孫兒已然出師,現在最需要的便是實戰。還有就是我想給家中減少一些負擔,讓父親、母親不那麼辛苦。”

聽到兒子這麼孝順的話,姚氏第一個就忍不住了,忙出言拒絕,“不行,你還這麼小,為娘怎捨得讓你去戰場拼殺?”

姚大翁抬手製止女兒,隨後又問,“你師傅怎麼說,他同意你去嗎?”

岳飛猶豫半晌,終究還是選擇將周侗的話如實相告。

姚大翁聽後,情不自禁點頭道,“你師傅考慮的很是周全,此事確實有好有壞。不過老朽倒是覺得,你不用顧及太多。”

岳飛眼前一亮,忙希翼的看向外公。畢竟認真算起來,二人既是祖孫,又是師徒,岳飛的啟蒙恩師便是姚大翁。

作為一個屢試不第的讀書人,姚大翁雖讀書不成,但年輕時也曾四處遊學,因此即便如今僻居荒野,但見識卻頗為不凡。

如果不是他在岳飛小時候,又是對外孫開蒙,又是力排眾議同意其習武,或許就不會有日後的岳飛了。

正是出於這個原因,使得岳飛自幼最信服的人,便是這個外公,此時聽到外公有不同意見,他便急忙作出洗耳恭聽狀。

只聽姚大翁說道,“對於穆栩此人,老朽頗有耳聞,他先前曾在山東落草,其後更是位列四大寇之一。原本老朽以為其不過是個亂臣賊子,可兩年前老朽在城裡,偶然遇到幾個山東來的行商,才知這個想法大錯特錯。

那穆栩絕不是普通的賊寇,他不但從不禍害百姓不說,還時常賙濟窮苦大眾,願意替那些求告無門的百姓申冤。老朽那時就知道,此人乃是個胸懷大志之輩,絕不會是尋常草寇。”

姚大翁到底年紀大了,一口氣說了這麼多話,自是有些吃力,便停下喘了口氣,嶽和見此情景,忙給岳父送上熱水,他喝了一口後,嘴裡繼續說道,

“果然,後頭發生的事情,證實了老朽的猜測,那穆栩先是搶在田虎作亂之前,佔據了河東大半。如今更是做到了連大宋朝廷都沒做到的事,從遼國奪回了雲州等地,一雪我漢人百年恥辱,端的是英雄了得!

所以,老朽的意思是,他既然這般看重於你,那你便去投他帳下,不用有所顧忌,說不得在他麾下,你不單可以光耀門楣,更是有可能青史留名。”

岳飛聽了姚大翁這一番話,尚沒有來得及表態,他的母親姚氏就先急了,從小沒少被父親灌輸忠君愛國之念的她,極為不解道,

“父親,鵬舉的師傅不是說了嘛,這位穆將軍日後很有可能與朝廷翻臉,到時讓鵬舉如何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