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日時間,穆栩便整日與蔡攸虛與委蛇,直到等來了童貫的回覆。

和穆栩事先所想的差不多,童貫如今一門心思都是如何立功,根本就不在乎別的,在沒有請示趙佶的情況下,便私自同意了穆栩的要求。

當然,此事最終如何,還得看馬擴那邊與耶律淳的談判結果,若耶律淳能識時務,那自是皆大歡喜。

如若不然,那穆栩只好給他一點教訓,讓燕京的遼人明白一下,什麼叫今非昔比。

好在耶律淳倒也識趣,待從馬擴嘴裡得知宋朝的條件後,他思慮再三,終究還是咬牙應了,並承諾會壓服國內的反對派。

在經過一番勾心鬥角,最終在八月二十這日大朝,耶律淳正式下詔,舉國歸順大宋。

訊息一經傳出,燕地境內的契丹人、奚人、靺鞨人,甚至還有些漢人,無不涕淚交加,為這個曾經的老大帝國難過,尋死覓活者不在少數。

與之相反的是,坐鎮雄州的童貫,在接到馬擴快馬加鞭送來的公函後,那叫一個興高采烈,趕緊差人給東京傳去喜報,在其上向趙佶請示,該由何人去接受遼國投降。

童貫滿心以為,這種露臉的事情,趙佶必然會交給他辦理,可他卻不知道,在他的喜報尚沒有到達京城之前,穆栩的密信已經先一步經由張三,送到了鄆王趙楷手中。

在這封密信裡,穆栩先將他的功勞狠狠自誇了一番,隨後又話鋒一轉,抹黑了童貫一把,最後還提議趙楷,最好向趙官家請旨,能主動請纓北上來主持遼國受降儀式。

前文就曾說了,趙楷處處都以學習父皇趙佶為榮,因此藝術修養極為了得,但政治素養嘛,就有些馬馬虎虎了。

這傢伙在看到穆栩在信裡,竟然建議他北上之後,第一反應就是皺眉,擔心路上太過辛苦勞累。

幸虧鄆王妃朱鳳英彼時就在趙楷身畔,她在看到穆栩的信後,立即勸說丈夫,“大王,如此天大的好事,豈有猶豫之理!您該即刻進宮,在父皇收到童樞密傳訊前,就將此事定下,免得讓旁人捷足先登。”

說完,她見趙楷仍然面有遲疑,不禁頓足道,“我的好大王,收復幽雲乃是列祖列宗的遺志,父皇對此更是上心無比!若不是您對穆節度有做媒之誼,這好事哪裡能落到您的頭上?”

話說到這裡,朱鳳英起身來到書房門前,四下檢視一番後,低聲說道,“前番父皇便有改立大王為儲君之意,但卻被朝中相公們,以大王不是嫡長為由反對。

若大王今日能在收復幽雲這般大事中,立上一些功勞,不但可以給父皇長臉,更能讓那些相公們閉嘴,如此豈不兩廂得宜嗎?”

聽了朱鳳英之話,趙楷總算明白了穆栩的深意,他先謝過自家王妃,隨後搖頭笑道,“這個穆栩真是的,有話直說便是,非要這般轉彎抹角,讓我差點誤了大事!”

朱鳳英白了丈夫一眼,口中嗔道,“人家這才是辦大事的樣子,要是不謹慎些,使此信落於旁人手中,對大家都沒好處!”

“是,女諸葛說的對,是小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矣!”

“莫要耍寶了,還不快些入宮,趁朝廷未得知此事之前,給父皇一個驚喜,順便將差事討到手裡要緊,可不能便宜了太子的人。”

趙楷當即從善如流,不向宮中通報一聲,便從府上飛閣直入宮禁,在群玉閣找到了正在作畫的趙佶。

“三哥兒怎的來了,可有要事尋朕?”

趙楷本欲直接回答,可又見梁師成在側,一想到這廝連番壞了自己好事,便故意作出為難之色,不停目視梁師成。

趙佶見此情形,遂向梁師成揮了揮手,將其趕了出去,對兒子道,“好了,現下沒了外人,吾兒有話直言就是。”

趙楷這才換上一副笑臉,朝趙佶作揖道,“恭喜父皇,賀喜父皇,兒臣有天大的好事,向您稟報!”

趙佶聞言一愣,笑著將筆擱下,口中猜測道,“難道是兒媳又有了身孕不成?”

趙楷搖頭否認道,“兒臣已有了諶兒他們三個,即便鳳英她們再度有孕,也算不得天大的喜事。兒臣今日要說的事,乃和北方有關,是父皇目前最關心的事情。”

趙佶這下不澹定了,他不敢置通道,“吾兒休要再賣關子,快快給為父講來!”

趙楷跪下拜了三拜,隨即抬頭朗聲說道,“承蒙祖宗庇佑,幽雲終於重歸我漢人之手,兒臣為父皇賀,為大宋賀!”

趙佶激動的臉色通紅,顫抖著手來到趙楷身前,一把將其拉起,接著迫不及待的問道,“吾兒是從何處得來的訊息,此言可是當真,為何朕沒有接到童貫奏報?”

面對趙佶連珠炮一般的問題,趙楷急忙答道,“回父皇的話,兒臣是從五妹夫那裡得知此事的,至於童樞密的奏報,想來此時已在進京途中。”

“太好了,朕明日便要開太廟祭祖,告訴太祖太宗,他們心心念唸的幽雲,在朕手中收復了。”

趙佶一邊唸叨,一邊興奮的在殿內走了好幾圈,待好不容易冷靜下來,他才想起一個問題,忙狐疑的看向趙楷,口中不經意問道,“穆栩怎的會給三哥來信?”

“父皇有所不知,因幽雲之事拖累,以至穆妹夫與五妹的婚期一拖再拖,他心中過意不去,便來信拜託兒子,想讓我為他在五妹那裡解釋一番,在信上難免談及幽雲之事,所以兒子才能先一步知道這等喜事。”

畢竟是自己最疼愛的兒子,因而趙佶倒也未曾懷疑,還取笑穆栩道,“這個姓穆的小子還挺滑頭,朕如今都有些擔心,日後他會湖弄五姐兒了!”

趙楷得了穆栩幫助,自要為其說好話,就聽他道,“穆家妹夫在信中說,自父皇將妹妹許配給他,他便誠惶誠恐,一直頭疼該準備什麼聘禮。

恰在此時,正逢童樞密戰敗,局面對我大宋不利,為了不使父皇失望,他才憤然出兵相助,最終將遼軍主力圍住,逼的耶律淳不得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