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擴花費了一番不菲的代價後,總算打探到了在他使遼期間發生了何事。

卻是在三天前,遼朝駐紮白溝前線的林牙耶律大石和四軍大王蕭幹一起,在未得到耶律淳許可的情況下,突然對白溝南岸的宋軍發起大舉進攻,擊潰兩路宋軍,使得宋朝原先在前線聲勢浩大的軍事形勢急轉而下。

作為一個粗通武略之人,馬擴是想破了腦子都想不明白,為何十萬精銳大軍說敗就敗,連一點事先徵兆都沒有。

不過他也同樣清楚,目前他關注的不該是宋軍為何失敗,反而是該想個法子,在全身而退的提前下,儘量減少此次戰敗所帶來的影響。

只不過事到如今,馬擴人困在淨漏寺中,又不知前線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尤其是童貫大軍到底只是小敗,亦或是傷筋動骨,這關係到他在之後的談判中,是否能佔據著主動。

就在馬擴為此絞盡腦汁之時,不想只過去三天,姚璠又一次來訪,一見他就質問道,

“馬大人,你們南朝到底是何打算?前番我朝大軍擊敗貴國之後,念及雙方百年通好,並未趕盡殺絕。

可貴國倒好,竟絲毫不顧兩國情誼,將林牙大石他們圍困在蘭溝甸內,難道真要將事情做的那麼絕不成?”

馬擴聽完這話,一下就將眼睛瞪的如銅鈴一般,顯然是吃驚不小,但轉瞬之間,他便反應過來,不管事情為何發展到這般局面,可對他而言,卻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因此,他連忙換上一副胸有成竹之態,對姚璠反唇相譏,“姚大人此言差矣,分明是貴國先偷襲我朝在先,被我大軍圍困在後,這就叫一報還一報。”

姚璠不由氣結,心中暗罵耶律大石和蕭幹無能,明明前腳才傳來捷報,說是大破宋朝十萬大軍。誰知大夥還未高興兩天,後腳就跟著傳來噩耗,真不知讓人說什麼好了。

偏偏這兩人身份還非同小可,尤其是四軍大王蕭幹,他不止是奚族首領,更是皇后蕭普賢女之弟。

《我有一卷鬼神圖錄》

但凡在南京的遼國重臣,誰不知道耶律淳身子骨向來不好,近年來國事皆交由蕭普賢女處置。

甚至說句不好聽的,耶律淳比蕭普賢女大了近三十歲,一旦有個三長兩短,就該由蕭普賢女來臨朝聽政,畢竟這是他們遼國的傳統。

試問在此種情況之下,誰敢對蕭幹見死不救?

若不是如今南京道實在抽調不出人馬,估計蕭普賢女此刻早就忍不住下令,不惜一切代價,發兵前去救援蕭幹一行了。

就如馬擴所言,這還真是風水輪流轉,前天姚璠等人對馬擴,又是譏諷又是嘲笑,可到了今日,卻不得不拉下臉面,向其不斷賠情。

其實姚璠根本不知,此時的馬擴心中也沒有底,因為他清楚的很,以童貫的本事,怕是做不出先敗後勝的壯舉。

但這並不妨礙他狐假虎威,因而不論姚璠怎樣說軟話,馬擴就是裝聾作啞,直到姚璠將口水都快說幹了,他才鬆口道,“此事事關重大,本官要面見九大王,親自與他分說。”

姚璠見馬擴始終油鹽不進,只得答應他這個要求。

終於,在來到燕京五日之後,馬擴才在從前的南院大王府,如今的大遼皇宮見到了天錫皇帝耶律淳。

“外臣閣門宣贊舍人馬擴,見過九大王!”

未等耶律淳回話,坐在他一側的蕭普賢女就出言呵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