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童貫北伐(第2/2頁)
章節報錯
穆栩一邊拍著她的後背,一邊安撫道,“怎的這般多愁善感,以後的好日子還長著呢,可不許再這麼說!”
李師師低聲應了句,突然又將頭抬起,仰著俏臉看向穆栩,語氣帶著擔憂道,“官人,你說我懷的是男是女,若是給你生個女兒可怎生是好?”
穆栩不以為意道,“生男生女都一樣,再者說了,相比於兒子,我更喜歡女兒。”
李師師心下不由一鬆,但還是堅定道,“妾身還是想頭胎給官人生個兒子,女兒可以以後再生。”
穆栩豈能不知懷中佳人的心思,因而也不爭辯,於是順著她的話說道,“好,你說什麼就是什麼,大不了咱們將來多生幾個就是!”
“哼!這還差不多!”
兩人溫存了好一會,直到被外間傳來的扈三娘和瓊英的說話聲驚醒,李師師忙從穆栩懷中脫身,問道,“官人可去看過花妹妹了?”
“沒呢,我這一得到訊息,第一時間就來看師師了,還未來得及去寶燕那裡。”
李師師極為受用這話,眉開眼笑將穆栩向門外推去,嘴裡卻道,“你快些去關心一下寶燕妹妹,免得她怪我霸著你不放!”
“也好,那你可得多注意一些,有事儘管吩咐下人去做就是,千萬不要逞強。”
說話的同時,穆栩已來到門口,與扈三娘二人撞了個正著,看到兩女一身戎裝,便知她們又去女了營,不禁搖了搖頭,沒好氣的教訓二人道,
“不知道你們李姐姐有身子了嗎,怎的連盔甲都不換,就這般冒失的跑來,也太沒有輕重了?”
二女勐的一驚,也察覺到如此行為有些不妥,當即就要向李師師告罪,哪知李師師卻笑道,“兩位妹妹別聽官人的,哪有這麼多講究!”
說完,又催促穆栩道,“你不是要去看花妹妹嗎,還不快去,莫要讓她等急了。”
聞言,穆栩先狠狠瞪了扈三娘和瓊英一眼,隨後才施施然去了。
等他到了花寶燕這裡,卻見房中只有她一人,不由四處打量一番,奇道,“你哥哥呢,不是讓他先來一步嗎?”
花寶燕笑吟吟回道,“哥哥怕我初次懷孕,未免失了方寸,便匆忙回家,去找嫂嫂來照顧我幾天。”
“這還像個哥哥的樣子,否則我可得教訓一下他了!”
……
不提穆栩那邊,又是軍制改革,又是準備迎接新生命,忙的不亦樂乎的景象,東京城最近一段時日,也頗為不平靜。
先是蔡京被趕回了原籍,從此告別了奮鬥一生的政治舞臺,其後趙佶舊事重提,再一次提出想改立三皇子鄆王趙楷為太子,理由是他促成了穆栩的招安,對朝廷有大功在身。
哪怕明眼人都知道,這次能招降穆栩,不費一兵一卒拿回河東失地,乃是穆栩自家的意願,若真論功行賞,功勞也應該是童貫和蔡攸的。
可這兩人不提此事,還一副唯趙佶馬首是瞻的模樣,反對無故易儲的官員自不好多說,只得用太子趙桓無錯,又是長兄為由,試圖說服趙佶打消這個念頭。
可趙佶這次態度極為堅決,眼見大宋儲君變更即將成為事實。值此關鍵時刻,趙桓的心腹鄭居中暗中拜見了梁師成,由梁師成親自出馬,向趙佶建言,目下第一要務,乃是收復幽雲,別的事壓後再議不遲。
趙佶在反覆權衡之後,到底還是聽信了梁師成之話,暫時放棄了這個想法,開始將注意力放在北伐之上。
有了趙佶的全力支援,大宋朝廷此次難得表現出了高效率,在穆栩離京不過四月有餘,便將此次北伐所需的兵馬、物資、民夫徵集完畢。
於是,六月初三這日大朝,童貫出班奏道,“啟稟官家,年來有遼人時常犯我邊境、殺害吾民,是可忍孰不可忍,微臣請陛下下旨,發兵征討遼國。”
趙佶高居龍椅,故作驚詫道,“竟有此事,真是豈有此理,遼人既不遵檀淵之盟,當如何是好,眾愛卿可有教朕?”
話音剛一落下,便有王黼出列奏曰,“陛下,遼人狼子野心,兼又反覆無常,臣提議昔年盟約作廢,出兵收回幽雲,以告慰太祖太宗在天之靈!”
早有君臣默契的高求等人,立時紛紛出班,出言贊同此事,趙佶在說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話後,便當庭下達旨意。
命童貫為河北河東宣撫使,蔡攸為副使,勒兵十萬巡邊。同時任命保靜軍節度使种師道為都統制,武泰軍承宣使王稟、華州觀察使楊可世為副,擇吉日誓師北伐。
到了六月十五這天,正是欽天監看好的黃道吉日,東京城外旌旗招展,十萬西軍將士整裝待發。
在趙佶檢閱過三軍後,童貫上前領了旨意,斬殺三牲祭旗,隨後一聲令下,大軍便殺氣騰騰的,向著北方開去。
到了大名府,童貫怕蔡攸壞了他的事,便利用蔡攸好色的弱點,給其灌了不少迷魂湯,讓這廝滿口答應,留在大名府享樂,並將監軍之權,全權託付於童貫。
七月初八,大軍抵達高陽關地界,童貫先派遣使節,走飛狐口前去通知穆栩出兵,又命宣撫司差斥候進入遼國境內,向各處張貼與趙官家商量好的榜文。
榜文全文如下:幽燕一方本為吾境,一旦陷沒幾二百年,比者漢蕃離心,內外變亂。哀此良民重罹塗炭,當司遵奉睿旨,統率重兵,己次近邊。
奉辭問罪,務在救民,不專殺戮,爾等各宜奮身早圖歸計。有官者復還舊次、有田者復業如初。
若能身率豪傑別立功效,即當優與官職,厚賜金帛;如能以一州一縣來歸者、即以其州縣任之;如有豪傑以燕京來獻,不拘軍兵百姓,雖未命官便與節度使、給錢十萬貫、大宅一區。惟在勉力,同心背虜,歸漢永保安榮之樂,契丹諸蕃歸順亦與漢人一等。
已戒將士不得殺戮一夫,儻或昏迷不恭,當議別有措置。應契丹自來一切橫斂悉皆除去。雖大兵入界,凡所須糧草及車牛腳價並不令燕人出備,仍免二年稅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