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舉棋不定(第2/3頁)
章節報錯
因此,可以這麼說,岳飛平定鐘相、楊么之亂,不但沒有錯處,反而不論是對國家,還是對民族,都大大有功。
最後再說說,某些無恥之徒汙衊岳飛,說他沽名釣譽、邀買民心。這些人的依據,是這麼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岳飛麾下大將韓順夫縱容親兵強搶民女。
這個理由之牽強,稍有理智之人就不該信。只因作為一個麾下有著十數萬兵馬的大將,岳飛手下有幾個害群之馬,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可到了這些人嘴裡,好像韓順夫的行為,是岳飛指使的一般。直接無視了,岳飛在得知此事之後勃然大怒,盡誅韓順夫及其親兵之舉。
第二件事,因為士兵粗心大意,在買東西時,少給了百姓幾文錢,就讓岳飛將其軍法從事。
咱們先不談,這個士兵到底是真無意,還是有意沾百姓便宜,畢竟此事已無從考證。但岳飛身為統兵大將,去維護軍紀何錯之有?
或許有人會為這個小兵不值,覺得岳飛有些小題大做。倘若有人真如此想,那才是大錯特錯。
古人尚且說,“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義不理財,善不為官。”所以,岳飛的所為,看似極為不近人情,卻恰恰是一個統帥真正應有的素養。
殊不知,正是有了岳飛的這些舉措,才使得岳家軍對百姓秋毫無犯,成了古往今來都數的著的強軍,可以與當時號稱“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金兵媲美。
當然,以上種種,只是穆栩的一家之言。但不管岳飛是不是民族英雄,也不能僅憑一些破風捉影的事情,就去詆譭,甚至是汙衊他吧!
如果岳飛真是某些惡毒之輩口中那個樣子,那後人就不會為他的結局而感到悲嘆!史書更不會用“莫須有”,來形容趙構、秦檜這對君臣,對岳飛的迫害。
……
岳飛又不是傻子,自然能感受到穆栩對他的善意。雖有些不明其故,但卻更加堅定了他投軍的想法。
還是應了那句老話,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岳飛其實心下很清楚,以他們家的家境,再供養自己習武,已是不可能之事。
這些年來,要不是師傅周侗不時暗中接濟與他,他恐怕早就和鄉間別的少年一般,去田間務農幫襯家裡了。
因而,家境的不如意,也是岳飛迫切想要從軍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提岳飛的小心思,且說酒宴結束,穆栩便提出了告辭,周侗自是開口留客。
穆栩則回道,“謝過老爺子好意,我還有兩位同伴和一百親兵,在鎮裡客棧等候。待我回去安置好他們後,會再來登門拜訪。”
周侗一聽這話,便不再勸說,只是說道,“既然如此,那老夫也不便留客,不過希望二郎可以留下小住兩日,老夫有一些武藝要傳給他。”
對這種好事,穆栩豈有拒絕之理,當即就替武松答應下來,還不忘叮囑其好生學習。
在送走穆栩之後,周侗將岳飛單獨叫到靜室,開門見山問道,“鵬舉,你可是想投入穆將軍麾下從軍?”
岳飛點了點頭,如實答道,“徒兒是有這個意思,可是有何不妥之處?”
周侗摸了摸下頜的鬍鬚,沉默片刻才道,“為師也說不上來,只能說有好有壞吧!”
“還請師傅明言,徒兒洗耳恭聽。”
“好的方面是,穆將軍英雄豪邁,志向高遠,麾下又有你幾位師兄在,自不愁沒你建功立功的機會。壞的方面是,你加入他的麾下,日後有可能會與朝廷兵戎相見。”
此時的岳飛,到底人生閱歷尚淺,聽得此話立時脫口而出,“師傅是說穆將軍有謀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