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天子明日召見的訊息,宋江那是欣喜若狂,只覺多年來的蹉跎與磨難,終究是迎來了撥雲見日的一天。

於是,次日還不至辰時,宋江便披掛整齊,早早站在宣德門外等候傳召。

在此期間,前來上朝的一眾文武陸續到來。見到如此特立獨行的宋江,自是少不了指指點點,蔡京一夥更是看著宋江,冷笑連連。

別看宋江向來自視甚高,但說到底,他不過是一縣之吏,根本就沒見過多少世面,面對此種情況,簡直是如芒在背。

直到不久之後,宿元景到來,才稍微解了宋江的窘境,就聽他忍不住提醒道,“你如何身著戎裝,難道禮部官員沒有事先教導面聖禮儀?”

宋江聞言一愣,隨即老實回道,“昨日只有天使傳詔,未見禮部官員。”

宿元景只略一思量,便明白了這是誰人手筆。因此,他低聲提醒道,“本官曾聽說,你與蔡相之間有些誤會。以我之見,最好還是早日化解為妙,免得日後同朝為官,生出不必要的波折來。”

宋江聽了宿元景之話,哪能不知自己被蔡京坑了,不由暗暗叫苦,口中解釋道,

“恩相容稟,昔日在江州時,眾兄弟為救宋江出得令圄,沒法子才大鬧了法場,但小人事後曾再三詢問,未曾有人害蔡九知府性命。

再者,前番打破大名府後,小人也對梁大人禮遇有加,未曾傷他一根毫毛,誰想次日他全家就被殺害。小人可對天發誓,此事絕不是我等兄弟所為!”

梁中書仔細看了宋江神色,見其確實不像在說假話,不禁奇道,“你既這般說,那是誰人做的?”

宋江苦笑道,“蔡九知府之事,小人也是一頭霧水,但梁中書大人全家被害一事,八成是梁山穆栩指使。”

“你可有確鑿證據?”

宋江急忙將他當初想賺盧俊義上山的事說了,然後補充道,“那盧俊義如今就在穆栩麾下,此事一查可知,宋江絕無半句虛言,恩相明鑑!”

宿元景聽後,有些失望道,“這不過是你的個人猜測,怕是不足以說服蔡相。”

宋江急了,顧不得旁人眼光,拜道,“還請恩相引薦一番,小人願親口去給蔡相解釋其間誤會。”

宿元景擺手示意宋江起身,說道,“本官可以為你引薦,但蔡相願不願信你,本官就無能為力了,你自求多福吧!”

宋江還想再說什麼,就見待漏院官員出得宣德門開始點卯,他只能將剩下的話收了回去,準備待面聖結束,無論花多大代價,都要想辦法取得蔡京諒解。

話說在趙佶的潛意識看來,宋江能在山東鬧出那麼大的亂子,必定是個孔武有力,胳膊上能跑馬的大漢。

誰想一見之下,讓人大失所望,這廝竟是個又黑又矮的胖子,哪怕穿著盔甲,也不能掩蓋其品貌不端的事實。

作為一個資深顏控,趙佶對宋江的第一印象可以說極差。

因此,在宋江大禮參拜過後,趙佶不鹹不澹的道,“卿等迷途知返,朕心甚慰。日後當謹守國法,不可再生事端。”

宋江叩首泣道,“臣乃微鄙小吏,誤觸刑律,流配江州。酒後無德,放肆狂言,臨曹棄市之際,眾兄弟奮力相救,一時走投無路,只得逃到山林,苟延殘喘。今官家降下天恩,赦免死罪,臣自當肝腦塗地,以報君恩!”

趙佶勉強點點頭,說道,“既是這般,那朕便賜卿等一個差遣,好讓爾等可以為國出力。高愛卿,你是殿帥府太尉,便由你來說說,該如何安置宋愛卿等人?”

君臣之間早有默契的高求聞言,立即出班奏道,“啟稟官家,目下江南方臘作亂,正是用人之際,不如就調二龍山所部,去童樞密帳下效力。”

趙佶臉上露出澹澹笑意,對宋江道,“卿等休辭道途跋涉,待剿滅了方臘逆賊,凱旋而歸後,朕必當重用。”

宋江想都沒想,就拜道,“臣敢不從命,必當竭力盡忠,死而後已!”

見宋江尚算懂事,趙佶心下總算滿意了幾分,道,“卿忠心可嘉,朕拭目以待。今賜你保義郎一職,御馬一匹,盔甲一副。再賞你手下將士,每人銅錢十貫,御酒一瓶,為你等踐行!”

說罷,又交代高求,此事由其一併去辦。

宋江和高求同時領旨,只是二人的心思卻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