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夙願達成(第1/3頁)
章節報錯
既定下座次名份,宋江立即著手進行招安一事。
於是,在當日晚間筳宴上,大夥觥籌交錯之際,宋江忽然放下酒杯,嘆了口氣,作出悶悶不樂的姿態,一下便吸引了眾人的注意。
戴宗當先問道,“哥哥有何煩心之事,不妨說出來,眾兄弟自有解決的良方。”
誰知宋江卻依舊愁容滿面,就是遲遲不肯作答。
李逵性子最急,又向來與宋江親近,立即叫嚷道,“公明哥哥好不爽利,如此婆婆媽媽像什麼樣子,真是急煞俺鐵牛了!”
吳用見時機差不多了,便適時說道,“哥哥,在場的都是心腹弟兄,有話不妨直言,想來大家都能體諒的。”
宋江擺足了姿態後,這才說道,“我看到眾兄弟聚在一起,日子過得這般快活,心中又是高興又是憂慮,實在難以言表。”
眾人聞之大奇,這高興可以理解,憂慮又是從何說起?
待有兄弟問起,宋江就回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等今日可以這般自在,那是由於朝廷沒有有意放任。若有一日,朝廷發大兵圍剿,那又怎生是好?”
此言一出,秦明等招安派頓時聞玄歌而知雅意,跟著作出一派哀傷模樣。只有幾個莽漢不以為意,甚至放言說什麼,若真有那麼一天,便和朝廷轟轟烈烈拼了,也不枉來這世上有一遭。
“休得胡說!豈不聞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怎可出此無狀之言?”
厲聲呵斥幾句,宋江隨即環視眾人一圈,語重心長的道,
“宋江既然厚顏添為寨主,自當為大夥謀條後路。今有聖明官家在朝,只被奸臣閉塞,暫時昏昧。有日雲開見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擾良民,赦罪招安,同心報國,竭力施功,有何不美?”
“招安,招安!招甚鳥安!”卻是李逵吃的大醉,聽見宋江又提起招安,登時發作起來,一腳將面前的桌子踢的粉碎。
宋江見李逵今日屢次險些壞他大事,當即怒道,“這黑廝焉敢如此無禮?左右,與我推出去斬了!”
眾人急忙開口為李逵求情,都道,“這廝只是吃多了酒,一時性起發瘋癲之語,並不是有意衝撞哥哥。”
吳用見此情形,忙吩咐孔亮兄弟和石勇強拉李逵下去,然後為宋江助力道,
“小生知道有兄弟不喜被朝廷約束,可大家們心自問,哥哥此舉,難道是為了自己不成?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我等身陷綠林,已是讓祖宗蒙羞,若能搏一個清白出身,將來封妻廕子、衣錦還鄉,有什麼不好?”
時下之人本就看重身後之事,再加上又有實力派的秦明、黃信幾人出言力挺,餘下眾人胳膊豈能扭過大腿?到底還是被宋江軟硬兼施,同意了招安一事。
眼看再無後顧之憂,宋江連一刻也等不得,當夜就親筆寫就一封極為肉麻的降表,次日差戴宗送上東京,親手交到宿元景手上。
宿元景拿到宋江降表,仔細檢視一番,待見沒有任何措辭不當之處,不禁滿意的點點頭,叮囑戴宗道,
“回去告訴你家兄長,不日便有招安恩旨降下,讓他儘快將山寨兵馬錢糧處置妥當,萬不可留下什麼首尾!”
戴宗聞言大喜,留下一份厚禮,千恩萬謝的去了。
翌日大朝,道君皇帝趙佶升殿後,第一時間就催促童貫,西軍何時能開拔南下平叛。
童貫苦著臉回道,“非是臣不肯盡心,實乃西軍餉銀已拖欠半年有餘,再有前番朝廷許諾的賞賜也未按時下發,這…臣無能,請官家責罰!”
看到著跪伏在地的童貫,趙佶不免有些詞窮,他當然知道皇帝不差餓兵的道理,可如今朝廷的確是拿不出那麼大一筆銀子來。
“難不成真要動用封樁庫?”想到先前蔡京的提議,趙佶原本堅定的心開始出現動搖,一時之間面上浮現遲疑之色。
作為趙佶的好基友兼狗腿子,蔡攸最善揣摩其心意,趙佶只是神色稍有變化,他就立刻跳將出來,奏道,
“啟稟官家,臣請開啟封樁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