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達成共識(第1/2頁)
章節報錯
燕青聽武松如此說,便不再勉強,畢竟他在盧家位置尷尬,主不主僕不僕的,當下便轉移話題,問起許貫忠尋他何事。
許貫忠如實說了,要追隨穆栩而去的事。燕青聞言,先表示了一番對其離去的遺憾之情,又恭喜他得遇明主。
當夜燕青就留在了許貫忠府上,幾人一起喝著酒談天說地,直至子時過了,才各去歇息不提。
次日午後,許貫忠將老母接上,安置到馬車,帶著小書童,二人各騎頭毛驢,與燕青依依惜別後,和穆栩、武松出了雙林鎮,一路向東而去。
待一行人輾轉回到梁山,已是大半個月之後,穆栩方一進山寨大門,還沒來得及將許貫忠二人介紹給眾頭領認識,就聽說了一好一壞兩個訊息。
好訊息是,史進已從建康平安歸來,順利將安道全請上了山。壞訊息則是,有濟州府城安插的探子上報,劫持生辰綱一事被算在了他們梁山頭上,如今蔡京已請了樞密院鈞旨,給濟州府地方廂軍下了令,不日就要派兵進犯。
小書亭
說句實話,雖然目前梁山泊只有七千多人馬,遠比不上濟州府駐紮的一個滿編廂兩萬五千人,但穆栩卻絲毫沒有害怕。
穆栩真正擔心的是,一旦擊破來犯之敵,恐會引來大宋朝廷更大規模的用兵。那樣的話,說不得他之前的猜想就會成為現實,梁山泊從此永無寧日,失去發展壯大的良機,影響後續的一系列大計。
聽了時遷的詳細彙報,穆栩頓時打消了,去後宅見幾位愛妾的想法,派人去請了朱武和許貫忠前來議事。
等二人陸續到了,穆栩先介紹兩人互相認識,又對許貫忠抱歉道,“本想讓先生安頓下來,歇息幾日再談其他,誰想卻從濟州傳來了壞訊息。”
接著他就把濟州廂兵即將來犯的事講了,又詢問二人意見。許貫忠初來乍到,不欲太出風頭,便閉口不言,選擇聽朱武說話。
朱武自然明白許貫忠的善意,他先拱手以示感謝,然後才朝穆栩道,
“大宋朝廷現在除了西軍還算精銳外,不管是中央禁軍,還是地方廂軍,早已糜爛不堪,哪怕再多來一倍,憑藉這數百里水泊,咱們也能讓他們有來無回,何懼之有?”
說完,朱武見許貫忠露出詫異神情,當即有點摸不著頭腦,正不知自個哪說錯時,就聽穆栩說道,
“軍師稍安勿躁,我哪裡是擔心這些土雞瓦狗,你且聽我仔細道來。”
待穆栩將他許貫忠商量好的日後方略說出,朱武先是一愣,隨即心思轉換,就露出高興之色,甚至出言道,
“哥哥這話該當著大夥面說才是,如此一來,也能振奮士氣,穩定人心,讓眾兄弟更有幹勁!”
不想穆栩卻搖了搖頭,說出一番讓二人沉思的話,只聽他道,
“還不是時候,我之所以從來不提這話,便是顧慮有人會不認同,更甚者會提出反對,讓我梁山陷入分裂。這並非是我在危言聳聽,而是經過再三考慮的。
畢竟大宋建立已有百年,正統之念深入人心。別看有許多弟兄是被貪官汙吏逼得活不下去,才不得不落草為寇的。可若是有朝一日,那趙官家下旨招安,那你們且看著,他們照樣會歡欣鼓舞的同意下來。”
穆栩此言乃是發自肺腑,後世的人若不穿越古代一遭,一般是很難想象的到,皇帝在古代庶民心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