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國無奈的和新宋搞好關係,允許新宋開通到升龍州的順風司快速遞後,又進一步打通了從升龍經大理直通成都的驛站道路,營生越來越好做,倒是方便了大理輕鬆賺取銀子啦。

兩國的親密關係升溫後他們不再擔心新宋要吃下大理,將精力集中起來對付南邊的蒲甘,竟然三戰三捷將蒲甘軍隊打得節節敗退,順利拿回了玉石主礦區,將他們失去了三年的重要財源地收復啦。

大理小皇帝也學著新宋的做法,調集人手劈山開路,遇水搭橋,疏浚航道後建立起一條由南方的玉石礦區穿過大理腹地直通新市鎮進入新宋國的快速通道,將國內的玉石等各種產品出口到新市,進入新宋國的大市場,生意越做越火。

手上有銀子了,小皇帝內心又燃起富國強兵的夢想,叫他的鎮南王段小林出使新宋,找趙玉林採購武器武裝大理禁軍。

這丫嚐到新式軍隊的軍力強大之後迫切需要武裝更多的軍隊打勝仗。

但是,段小林不願意了,他認為大理的財力早已枯竭,需要休養生息,不能大量招募新兵武裝軍隊。

大理還欠著新宋的天量借款,段小林臉皮薄,不願意再到成都去面對新宋的官員。

小皇帝正在興頭上呢,立馬就不悅啦。對著段小林就是一通斥責,要他明白是在為自己忙碌,將來皇位都是他的,為啥就不去為大理的國運奔走?

段小林很無奈,再次打理行裝出發。

趙玉林陪著陳宸回到宜賓住了三天,正要趕去江東,段小林和他妹子趙思涵來了,兩家人來到金沙江邊的叫花雞吃酒。

段小林曉得他的事兒多,不敢文縐縐的耽誤時間,直截了當的向他要軍器。

他看到小林子如此慌張著急笑了,樂呵呵的說還是咱們的鎮南王呢,咋就穩不起啦。

趙思涵給他講:啥鎮南王,就是為他爹跑腿的,三哥就別調侃小林子了,大理的稅賦連新宋的廣南西路都不及,小林子如何不著急?

趙玉林看到段小林眉頭緊皺,一臉的窘態,笑著說不就是武器嘛,急啥,還是去禮部商議,新宋可以給,兩萬人、四萬人的裝備都給。

今年神威軍更換的裝備從關中運回來了,他這裡寫個條子,鎮南王去找飛燕國主定吧。

趙思涵怕她哥答應了,新宋朝廷討論時還有變故,馬上說三哥交權啦,此事也要飛燕作主?

陳宸馬上說:軍國大事吶,玉林哥只是神威軍的指揮使,咋能擅自定奪,早就是按照規制在謀劃啦。

不過,玉林哥寫了條,就是認為可行,兵部和飛燕國主應該會慎重考慮的。

陳宸看到她們兩口子都是一臉的疑慮和擔心,趕緊又補充了一句。

趙玉林也不墨跡,叫店小二取來筆墨紙張寫下書信交給段小林,這丫立即告辭,拉起趙思涵登船北上成都。

陳宸靠在他肩上看著大理的官船遠去嘟噥著說:這些年思涵風裡來、雨裡去的受苦啦。

趙玉林扶起女人往回走,自言自語的說每個人都有一條自己的路吶。

次日黎明,他小心替陳宸蓋好薄毯輕手輕腳的出門,迅速登上東去的官船。

左良臣說:天涼,少爺再睡一會兒。

他站在船尾遙望翠屏山,直到周遭都是晨霧才進艙躺下。

黃河東岸的河東路平陽府,神威軍主帥賴傳芳正在召集眾將議事。

這段時間密集的軍報顯示草原帝國的西征軍大隊向西開拔,足足有十幾萬。草原大汗御駕親征,連猛哥都去了。

賴傳芳激動的很,手癢的很。

當前的軍情和他的三少爺判斷一致,眾將都在議論,認為是個絕好的機會,要抓住戰機北上拿下幷州甚至兵進大同府。

但是也有很穩重的,劉啟光和顧山就認為當下兵部防禦的重點在榆林—磷州一線,預備隊都在那邊,大軍要拿下幷州還行,進攻大同就有點吃力了。

騎兵主將張直認為不是吃力,是非常吃力。因為擴短加強了幷州到大同府一線的防禦,呼畢力也強化了東邊要塞的防禦,牽一髮而動全身,周圍都是強敵,咋辦?

兄弟們還在商議,外面的衛兵急匆匆進來稟報:曹國主和孟大將軍到了。

眾將立即出營迎接。

曹友聞走進中軍大帳吃下一口茶便說是他判斷失誤,耽誤大軍出擊的好時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