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手裡有草原人喜愛的神鷹,立即在鷹的大腿上綁牢密信撒手,神鷹的速度遠遠超過呼畢力騎馬飛奔的速度,等呼畢力回去,塔擦兒已經收拾起兩萬騎兵啟程了。

呼畢力吃驚的問:阿哥這是為何?

塔擦兒驕傲的拿出王庭的密令給他看,告訴他猛哥大汗有令,大同危在旦夕,他這是奉旨行事,必須趕快走。

呼畢力的身子搖晃了一下,趕緊在馬上坐穩了給塔擦兒拱手施禮作別。

這是他大哥不願意看到呼畢力兵強馬壯使得分兵策略,一來一往就輕鬆拉走他五萬主力。

呼畢力無奈的嘆息一聲,感到十分疲憊。他的忠實粉絲,山東魯王和史天澤馬上接著去衙門小歇。

史天澤有點喪氣告訴他,軍隊少了可以再招募,神威軍給他們的打擊卻是要命,丟失了大名府、河間府和真定府後,帝國的軍需無法保障啦。

特別是製造武器急需的精鐵難辦,大興府沒得精鐵冶煉基地,大名府戰敗就等於喪失了帝國的精鐵來源,而帝國王庭還在催要箭矢和彎刀。

這個,呼畢力是十分清楚的。

儘管史天澤在這段時間拼命建立起八座高爐,但是因為技術和礦石質量的問題,八座高爐就炸膛三座,餘下的出鐵質量參差不齊,根本就算不上精鐵。

呼畢力曉得技術上的問題急不得,必須叫工匠不斷的實踐,修改投料配比方能摸索出來,他心裡著急,嘴裡還是沉穩的說:不急,必須細細的摸索,力爭早日出精鐵。

精鐵,工匠們稱之為玄鐵,這個東東不是如何調整投料配伍便能冶煉出來的,必須是涼山南面新宋和大理交界渡口鎮的鐵礦石在工匠的精心冶煉下才能獲得。

大名府的高爐再新,工匠技術再好,也只能練出上好的鋼材,卻不是神威軍鑄造赤衣大炮的高階精鐵。

此刻,趙玉林就在鴻蒙谷和陳顯他們研討技術吶。

準確的說:是鴻蒙谷的師傅製造出軍師朱從文描述的重機|槍了。

然而,這個機|槍雖然能連續擊發打出去子彈,射程卻是太近,達不到軍師朱從文記述的上千米距離。

工匠們看到軍師描述的重機槍能打中三里之外的活物,一槍能把人打成兩段,他們製造出來的重機|槍子彈只能打出去三五百米,連兩里路都沒得,反覆改進都沒得多大進步,鬱悶啦。

陳顯不得已,親自跑到翠屏山將他拉來新市想辦法。

趙玉林看到類似於後世馬克沁重機|槍模樣的傢伙歡喜啦,這個可是和敵人騎兵對陣的利器,戰場正面要擺上幾挺重機|槍,還不叫猛哥乖乖的投降。他親自去操作機|槍,拉動槍機後連續擊發,子|彈噠噠噠的就射出去十幾發,卻是確實不錯。

趙玉林曉得,當下機械製作的槍械工件精密度還遠遠不夠,告訴他們零配件的加工暫且如此了,咱們要設法改變子|彈裝藥的質量。

就是要研製新的火|藥,僅靠過去的硝石、黃泥和木炭配伍的火|藥已經不能推動子|彈飛得更遠啦。

他給工匠們講,傳統的火|藥製作,都是用簡單收集的硝石,泥土燒製後研磨,加入柳樹燒製的木炭混合而成,無論過程如何精細,做出來的成品所含的雜質太多,其燃燒釋放的能量也就那個樣子。

趙玉林仔細翻閱了朱從文留下的手稿,決定對火|藥進行改良,木炭改用赤楊燒製;硫磺經過蒸餾後重新結晶,徹底去除雜質;混合時加入高度白酒拌合避免發生爆炸。

再將拌合好的砂漿狀火|藥攤開,做成薄餅糕點一樣晾乾,用石面的磨床研磨,破碎成大如麥粒細如粉的火|藥過篩分級。

如此,便製造出威力提高數倍的“麥粒”火|藥啦。

趙玉林在鴻蒙谷呆了一月有餘,終於大功告成,警告陳顯製造這樣的火|藥必須單獨開辦作坊,留下足夠的安全距離。

老頭子歡喜啦,迅速做出子|彈試靶,重機槍做拋射,能在兩裡以外輕鬆擊穿兩寸厚度的木板,叫工匠們都喜出望外。

趙玉林卻認為還需要加以改進,讓他去找魯有朋,選出一批絕對忠誠計程車兵前來試驗子彈的直射、拋射瞄準法,機槍的三腳架還要重新設計、製造得方便拆卸。三腳架上還應當刻好標尺,方便槍手調整射擊角度。

陳顯激動的不要不要的連連點頭。

他笑著說還有那新型火|藥必須保密,統一配伍和製造工序做出來的能量才是一致的,射擊出去的子彈才有準頭。

不然,槍手不曉得中間的奧妙就打不準啦。

老頭子又是一通雞啄米似的點頭。

陳顯得了新型火|藥製造方法後一通百通,他要大力製造這種火藥,替代過去傳統模式生產的低當量火|藥。

趙玉林沒有同意,他認為戰場上消耗的火|藥太多了,特別是鐵桶炮需要的火|藥就不少。用於紙殼彈消耗的火|藥可以更換,最多更換到低當量的霹靂|彈,其他的依舊使用傳統制作法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