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8章 此女明事理(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玉林和範鍾來到孟珙府上,老孟馬上吩咐弄好酒好菜上來,笑哈哈的說沒給哥兒招呼,還望恕罪,恕罪。
趙玉林笑著叫孟公自罰一杯,端著自個兒的吃了起來。
等趙玉林把具體想法說過之後,老孟就對著範鍾說他的分析沒錯吧?他就曉得玉林哥兒有辦法讓農村大變樣。
趙玉林馬上叫打住,連說別誇他,這個事兒可是誇不得,他可沒得那麼神奇。萬一做不好呢,不是要把孟公的臉給丟大了。
三人立馬大笑起來,都覺得趙玉林太會說話了。
這時,阿倩和呼蘭走了進來。孟鞏馬上站起來招呼坐下,一杯酒過後範鍾滿心歡喜的說兩位娘子都是巾幗不讓鬚眉的非凡女子,假以時日定會成為國之棟樑。
孟鞏笑呵呵的說還得拜範公為師,多多指點吶。
趙玉林明白,孟鞏有意叫阿倩也像自己的女人一樣出來做事了,便舉起酒杯祝賀阿倩和呼蘭在花溪村的變革上共同用力,旗開得勝。
他給範鍾和孟鞏講,為了快速推進花溪村的變革,投入的銀子就暫時由他趙家拿出來,官員的加薪補助還是由吏部操辦,轉運支出,這樣的話變革的花銷就暫時不用討論,兩位娘子就可以乾脆直接的敲定花銷。
範鍾和孟鞏認為可行,只是覺得又叫他破費了。
趙玉林說哪是他在破費,呼蘭在導江縣起街賺了不少銀子,正好拿出來先花著。呼蘭歡喜的當即答應,提議趙家先調集一百萬貫存進西城區的銀行專款專用。
趙玉林驚喜了,覺得此女明事理嘛,曉得此事非同一般,不能隨意行事。雖是自家銀錢也是按照公事的辦理程式在做。
酒飽飯足,她和呼蘭告辭離去。
範鍾和孟鞏繼續吃茶,老頭兒滿臉信服的說玉林哥兒腦子裡有使不完的方略啊,咋就想到要用一個村子來做試點呢?
孟鞏讚歎一聲說道:玉林講得好啊,村,就是咱新宋最小的行政區,弄好了一個個村子,還愁國家治不好。
他叮囑阿倩一定跟著呼蘭看仔細了,三少爺身上有學不完的學問。
三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的繼續著話題。
趙玉林回到府上,卻見高稼帶著一名官員等候著,馬上介紹呼蘭給他認識,央金笑哈哈的說高公和成都縣的縣令大人早已等候多時啦。
趙玉林當即檢討花溪村做事他獨斷專行了,沒有和高稼商議,沒有去縣衙通報。他一通自責反而叫高稼和成都縣令汗顏了,三少爺想要做個啥事就做,還用知會他們幹啥?
高稼認為三少爺關心布衣,把花溪村作為變革的試點,他們成都府就該做點事情,花溪村是成都縣的,縣令也該為此事出力。
眾人拾柴火焰高,趙玉林當然樂見大家都參與進來,他讓呼蘭先說說情況。
等呼蘭介紹了當前的籌備事宜之後他說:中樞院從各部抽調的都是執事參與,成都府和成都縣也派出一名執事參與進來協調溝通如何?
老高和縣令自然沒有話說,這是趙玉林直接在安排了。
他認為花溪村動起來之後,周邊村子裡的百姓難免會有異動,叫高稼和縣令要有所準備,做好解釋和安撫事宜。
他說眼下咱們的國家還是以農業為主,靠天吃飯。如何讓田地裡的出產多一點,讓村子裡的百姓收入多一點至關重要。
高價和縣令都不住的點頭,要他放心,成都府保證大力支援持此事。
送走客人,呼蘭歡喜的告訴他直娣姐姐還給了她一臺新式印刷機和兩個公事房的師傅,專為印製檔案吶。
趙玉林笑了,給她講總結經驗很重要,但是眼下的資訊,文告的就只發給中樞院、臺鑒堂和幾位尚書知曉即可,成都府路的高公也給一份足也。
小女子開森的在他臉上打啵蓋章。
城外的花溪村,老張頭召集村裡的耆老宗親到張家院子議事,眾人早已看到他們在搬家,聽到朝廷要為他們建房的訊息了。十幾家人投親靠友,搬進土地廟硬是將院子騰了出來。
老張頭得意的說:這個院子,三少爺要了。三少爺要來做這裡的總都保,帶領咱們花溪村掙錢享受富貴。
耆老宗親疑惑的問他:家都沒了,還享受啥榮華富貴?
老張頭說小樣啦,三少爺要給咱們加倍的修新房,他佔了這個院子,就要修比這兒還大的房子來給咱們居住,三少爺答應了的,肯定說話算數,辦得到。
這些人當然相信三少爺辦得到,三少爺是國主級別的人物,他的老婆就是當今國主,天下都是他家的肯定辦得到。
但是,三少爺憑啥要給他們修房子?
這不是一去幾天了都不見人,他真的要來領著咱們這些泥腿子掙銀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