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風處總管謝無悔卻是帶著楚宇軒站在門口要見他。

趙玉林招呼都進來坐下,待衛士上了茶水後單刀直入問謝無悔,孟大將軍和餘將軍的官船在大江遭遇破壞差點沉江,如何解釋?

謝無悔人畜無害的說他也感到意外,順風處正在查實,此事楚總管清清楚楚。

呦呵,這丫腦子聰明哦,以為楚宇軒是他趙玉林的人,將責任推了個乾乾淨淨,似乎大江沉船就完全不干他的事。

謝無悔還反問趙玉林:城裡的守備軍正在換防,聽說城裡原來的守備要全部調防去宿州戍邊,可有此事?

趙玉林點點頭說確有此事,他最近很忙,沒來得及告知謝大人?

謝無悔吃癟了,頓了頓才說守備軍將領恐有不穩,若是此刻突然調去邊關,他擔心會激起兵亂,繼而投降北蠻。

趙玉林“嗯嗯”兩聲算是聽到了一句實在話。他說:這事就該謝大人來辦了,軍隊開拔去邊關可是少不了五日時間,夠用了吧?

謝無悔立即回答足夠了。

他端起茶碗來吃茶,謝無悔看到這個標準的送客動作馬上起身告辭,帶著楚宇軒走了。

府衙外面,建康的官員已經商議開來。

散了會的官員有的三五成群的跑去街上的瓦子吃茶飲酒閒聊,有的在公事房裡扎推談論。

有人歡喜的說三少爺很體諒咱們做公人的苦嘛,那些大罵三少爺像黑白無常的凶神就是個錯誤,咱們都看過了啦,三少爺一張平易近人的笑臉,玉樹臨風的翩翩公子樣,根本就不是嘛。

有的略帶責備的說:那些同僚也是太不給三少爺面子了,三少爺第一次點卯議事,那謝家、趙家和楊家的人就拖拖拉拉不見面,完全是不鳥三少爺嘛。

三少爺還真忍得住,再怎麼說三少爺也是駙馬,是皇帝御賜的漢王吶。

呵呵,這些前朝的官員還把建康府當成前朝的建康府,官員還是前朝皇帝欽定的官職品階,根本就不將身為新宋中樞院副主任的趙玉林當回事。

他們所說的謝家、趙家和楊家都是前朝的皇親國戚,這建康城裡為官的一多半都是皇帝和太后就近安置的姻親近臣,他們腦子裡還把建康府當成大宋的建康,自己的江山吶。

建康又叫金陵,六朝古都,城裡達官貴人多如牛毛,金人和蒙古人南下劫掠時他們最先得到訊息,就像一群麻雀一樣撲騰騰飛過大江躲起來,兵災一過又回到城裡過著養尊處優的日子,那個舒爽啊,簡直是不要不要的。

江南的臨安朝廷似乎又和他們不相干,朝廷不斷上演著皇帝和太后,皇帝和大臣的宮鬥,對他們來說隔著一條大江似乎都是遙遠的事情,塵埃落定之後照樣喝酒領俸祿。

如此,建康府倒是成了這群人的天堂,官照做,銀子照拿。只是最近幾年因為成都不轉運稅賦才顯得手裡有些拮据了。但是他們不會埋怨臨安的使相,因為臨安明確告知建康府的官員是成都不給賦稅,他們也拿不出來啦。

趙玉林看了去年成都撥付給建康府的新幣,孟珙把一半以上的銀錢都作為俸祿發給了這群官員。

他正在尋思著該治治這群行屍走肉了,卻聽得衛士報告:兵部尚書苗大人到啦。

稍後,苗貴就風風火火的走了進來,大呼拜見指揮使大人。

趙玉林打了個哈哈說又沒得夫人在身邊,老哥如此誇張的山呼啥?

苗貴立即樂呵呵的說道:兄弟們都習慣了,還不忘相互提醒,覲見哥兒必須老遠山呼才行。

他不接苗貴的話了,接過衛士送上來茶碗遞給苗貴。

呵呵,這些兄弟們曉得趙玉林和夫人們很隨意的秀恩愛撒狗糧,擔心莽撞進屋撞破他們深度交流的良好氛圍,要見他時都是老遠的在門外呼號報道來著。

他見苗貴吃過茶了,才問苗大人所來何事?

苗貴趕緊說折煞老哥了,他這是奉了陳宸夫人的口諭前來看望玉林哥呢,看看身體無恙否,飲食如何啦?

趙玉林正喝茶呢,噗呲一聲笑噴了。

苗貴見狀大笑,旋即說起了正事,告訴他老百姓在整理土地,要春耕春灌了,隊伍轉入就地墾荒和整頓。剛一開始,孟大將軍的荊湖軍和餘將軍的江東軍就暴露出不少問題。

趙玉林點點頭,告訴他建康的守備軍才出城,要拉到潁州去整訓,順風處發現將領多有違規犯法之舉,得小心譁變。

苗貴說已經得到訊息,他對著趙玉林嘆息道:這些隊伍在江東抗蒙還是為國做過事的,查處起來有點為難咯。